八思巴文,是元代八思巴所创制的拼音文字,共有四十一个字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字数只有一千多个,至元六年八思巴文作为国字颁行全国后,推广受阻,虽然元廷屡次下令用八思巴文“译写一切文字”,但民间还是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终还是主要应用于文件。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死文字”。但我们今天仍能在各种八思巴文钱币及其他元代文物上见到它。元代主要流通纸币,铸钱比其他朝代都少,且多以汉文钱为主,但也用八思巴文铸过有限的几种钱币。“至元通宝”上铸用八思巴文,是其一种。此币穿上穿下的文字为“八思巴文”,很难识别。
事实上,关于这种钱的用途,历来钱币学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镇库钱,也有人认为是供养钱,也有认为是纪念币。一般认为:背穿上下为八思巴文“至治”两字,是元世祖时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文字母创造的一种文字;穿右是察合台文“通”字,也称突厥文;穿左为西夏文“宝”字,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造的文字。
国内至元通宝哪里私下交易快,至元通宝的价格涨幅变化大吗
本公司近几年对至元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至通宝一枚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八思巴文折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八思巴文折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至元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至通宝”八思巴文折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八思巴文折价格:RMB日期:
代八思巴文“至通宝”旋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一枚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钱币--价格:RMB日期: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大庆元年(1036),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称为蕃书或蕃文;单纯字较少,合成字占绝大多数。两字合成一字居多,三字或四字合成一字者少;合成时一般只用一个字的部分,西夏文创制后,尊为西夏国字,下令推行,用于书写各种文书诰牒,应用范围很广,还特设蕃字、汉字二院。
至元通宝四体文钱是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铸造的。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铸造过至元通宝钱,但只有汉、蒙两体至折三共六品。而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转变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其四体文钱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该钱直径45毫米、厚2.5毫米,重24克,历经600多年仍保存完好,可见老旧包浆,遍体红锈夹有绿锈,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两字合成一字居多,三字或四字合成一字者少;合成时一般只用一个字的部分,西夏文创制后,尊为西夏国字,下令推行,用于书写各种文书诰牒,应用范围很广,还特设蕃字、汉字二院。汉字院掌管与宋朝的表奏,中书汉字,旁列西夏文;蕃字院掌管与其他王朝的文字往来,用西夏文书写,附以该王朝使用的文字。西夏灭亡后,西夏文仍继续使用。
此钱虽然在规格样式上效仿宋代钱币,但是游牧民族的风格特色仍然显露无遗,与外观精致典雅、铜质细腻光滑、钱文清丽娟秀且温润婉媚的宋钱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蒙古民族粗犷豪放的精神气质和讲求自然实用的审美趋向。中国古代的方孔铜钱,面和背的钱文绝大多数为单一的汉文,也有极少量的是契丹文、西夏文、蒙古文和满文,在元代和清代,有较多的方孔铜钱面文为汉文,背文为汉文和蒙文或汉文和满文。
我国纸质人民币上印有四种文字,即汉文、蒙文、藏文、维吾尔文,既便于流通,更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平等、相互融合的中华民族精神。因而,我国现行的纸质人民币,是一种印有四体文的货币。关于四体文字的货币,我国古代就有先例。这枚“至元通宝”四体文钱(见图)就出现在元代。此币外径44.1毫米,穿径14毫米,现重34克,应为当时的折十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