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3块钱“捡漏”晚清粮票见证辛亥风云
刘老介绍,迄今为止发现早标有“粮票”二字的是太平天国乙荣五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征收粮票”。
刘老收集到的年代早的粮票比太平天国粮票晚了12年,是清朝同治年间(1867年)的,不过他得意的藏品是他在安徽出差时花3块钱“捡漏”的光绪28年(1902年)“钱粮串票”。
至此,新疆大面值粮票“开门票”的七位家族成员在他手中得以团聚。谁都没想到,近两年来,大面值粮票收藏市场风生水起,甘肃、江西等地的“开门票”均都出现了每套3000元至5000元的价格行情。
江海学院有一位退休教授刘兆平,收藏粮票50多年。如今其藏品已超过一万枚,其中还有罕见珍品。
2017年大面值粮票成交记录,咨询电话:(史经理)
本公司近几年对大面值粮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950年苏南行政区粮食局----价格:RMB日期:
1953年人民粮食----价格:RMB日期:
建国初期粮票一组九枚价格:RMB日期:
粮票二枚粮票二枚价格:RMB日期:
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六册------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大面值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1951年行军粮票一组六枚----价格:RMB日期:
解放区粮票一组八枚解放区粮----价格:RMB日期:
1950年苏南行政区粮食局----价格:RMB日期:
山东地区饭票、粮票一组六枚----价格:RMB日期:
民国·解放区东北粮食总局前----价格:RMB日期:
与票证时代相配合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农村人不可能像今天样自由进城打工,因为每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没有城里人的身份,就拿不到这些票证,因此农民离开了土地,根本就无法生存。
前不久,刘老在整理粮票时发现了以前一直被他忽视了的一个细节,在清朝的“钱粮串票”上加印了“宪奉筹议赔款地丁每两筋加制钱叁佰文正”或“每两加方钱叁佰文正”(折银1.875钱)。刘老从资料得知,该赔款正是1901年“辛亥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刘老引用史料介绍,1901年9月7日(光绪27年,辛丑7月25日)李鸿章代表清同八国联军及西、荷、比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十二条。其中“赔款”给1900年(庚子年)侵华的八国联军,近代史上把这次赔款叫“庚子赔款”。当时已是国库亏空的清如何偿还巨额赔款呢?除了国家的关税、盐税,清强迫各省每年摊派2000万两,官府则把巨大的负担转嫁于平民头上,在平民使用的粮票上加注了“每两筋加制钱叁佰文”,平民手中的粮票就缩水了。
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中国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现在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
收藏市场上行情较为看好的主要是那些发行年代较早(新中国成立前后发行)、存世量较少的粮票。如:西北区粮食局预购提粮证(1954年版,面额50斤),据说国内存世量仅数十枚,现每枚成交价约1000余元;山西省太岳发行的兑米票(1948年版,面额为12两),现成交价约100万元;广东东江纵队江北支队流通谷票(1944年竖版,票面中部有黑白头像),曾以一万元的天价,被广东粮票收藏家蔡润基购藏,创下了国内粮票单枚成交价格的高纪录。
“那时候,我只要一有空,就会到西北路、民街、延安路等收藏品市场转悠。”阮承忠说,一来二去,“开门票”的成员慢慢浮现出来,四市两、半市斤、一市斤、三市斤等,并陆续被他收入囊中,而且成交价每张只有30元至50元。就在他眼瞅着这套粮票快集齐的时候,问题来了:拾市斤粮票难觅踪迹。
大面值粮票想出手,想高价出手,想快速出手,
本公司帮你实现!
想知道大面值粮票在哪里成交的、成交价格等详情,
请咨询古玩经纪人:史经理
咨询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