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图/平面图(3D建模技术)
√高端画册(精美,有图有真相)
√概念规划设计文本(前瞻性)
√节能评估报告(专家评审,案例多,经验丰富)
√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立项、批地、申请银行贷款、政府补贴)
√资金申请报告(申请专项资金)
√商业计划书(融资或者企业自用)
√招投标书(中标率高,价格低)
咨询热线:、或 QQ: 胡老师
抓住契机再造茉莉之都
“茉莉之都”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的起源地,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多年稳居第一,福州也是全国唯一将茉莉作为市花的城市。
茉莉花茶传统生产模式在福州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但这一农业文化的活化石在发展中却曾处于濒危的状态。据悉,在福州茉莉花种植鼎盛时期,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与茉莉花有关的从业人员。福州的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茉莉花种植面积锐减,可研低时不足5000亩,茉莉花茶企业从千余家锐减到20多家,年产量不足3000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有报道称,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和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在茉莉花采摘的时节,一个工人的月工资可达七八千元。
对于很多农业文化遗产地来说,在农业与城市之间找到平衡,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切入点,福州也不例外。从2003年开始,福州就开始了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福州茉莉花种植于茶文化系统也在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中渐渐重现生机。
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既是对福州过去生产制作茉莉花茶历史的肯定,又给福州茉莉花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申遗”成功后的第二个月,福州市就将种植茉莉花的补贴从1500元/亩提高至2000元/亩。同月,福州市发布实施《福州市茉莉花茶保护规定》,对茉莉花种植、茉莉花茶加工制作、茉莉花品牌保护等做出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