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服式来推行服装改革,强化的战斗力的故事,已在前面叙述。过去研究中国服饰史的学者,常说我国古代的带钩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从胡服中吸收过来的,此说从时间上推算是讲不通的,因为赵武灵王比齐桓公晚300年,是战国中期的人,而带钩在春秋中期已普遍应用了。
四川昭化1件战国金银错犀牛带钩,全体布满花纹。1957年上海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发现5件金银错铁带钩,2个圆柱形,3个扁条形、满身嵌错金银三角云纹和斜条卷云纹,扁条形带钩中有2个镶有黄金和青玉,每条镶三角形与方形黄金4块,方形玉3块,金与玉相间排列于带钩背部,金块表面浮雕几条互相缠绕的蛟龙,铁表面呈青黑色,很少锈蚀。1978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国王陪葬墓曾玉带钩。
翡翠带钩现在的收购价值,翡翠带钩可以报名收购吗
本公司近几年对翡翠带钩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翡翠雕螭纹龙首带钩价格:RMB日期:
清蟠龙纹翡翠带钩带盒价格:RMB日期:
清翡翠镂空龙纹带钩价格:RMB日期:
清翡翠鹅首带钩价格:RMB日期:
清翡翠镂空龙纹带钩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翡翠带钩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翡翠、白玉带钩三件价格:RMB日期:
清翡翠雕螭纹龙首带钩价格:RMB日期:
清·翡翠雕苍龙教子带钩价格:RMB日期:
清翡翠雕龙纹带钩价格:RMB日期:
清翡翠雕龙纹带钩价格:RMB日期:
目前市场上以元明清三代玉带钩为常见,并屡屡拍出高价。2001年12月,在上海翰海拍卖会上,一组五件清代白玉龙首带钩拍出66万元。到了2003年,仍在上海翰海拍卖会上,一件估价70000元的明代玉羊首带钩以169万元成交,高出估价数倍。在国外,一件战国白玉带钩曾拍出150万元的高价。
979年,上海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了一枚玉带钩,长仅2.1厘米,钩首如鸭头状,钩身遍琢蟠虺纹、涡纹和S型纹。类似的带钩在上海省凤翔县高庄春秋晚期秦公一号大墓殉葬坑中,以及山东临淄故城春秋晚期大墓的殉葬坑中均有发现。
带钩的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工艺制作除雕镂花纹外,有的在青铜上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1951年在上海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的包金嵌琉璃银带钩,长18.4厘米、宽4.9厘米,呈琵琶形底,银托面包金组成浮雕兽首,两侧缠绕着二龙,至钩端合为龙首,口衔状若鸭首的白玉带钩,两侧有二鹦鹉,钩背嵌三縠纹白玉玦,两端的玦中嵌琉璃珠,玲珑透剔,包金镶玉,文饰繁华,雍容华贵,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明清时期的玉带钩,大都是琵琶形、如意形,钩首有龙有凤,有鸟有兽,钩身上常常以圆雕镂空着各种奇异的怪兽,或镶嵌各种宝石,主要以把玩观赏为主,所以选料考究,体型厚重,钩头精雕细刻。钩身上常常镂雕螭龙、异兽,十分生动。这一时期,由带钩演变出来的带扣大量出现,带扣一般钩身较短且宽,有方有圆,上面或素面或圆雕镂空螭龙。其一半带钩,一半带环,两面对称,各带一钮,同时利用巧雕,在钩身巧雕出各种动物的精美造型。
清代服装,仍保留着满人服饰传统,因此白玉、青玉所制各式带钩品类极多。此件翡翠双龙带钩,系以整块翠玉雕制而成,色彩鲜翠、质地温润。采用镂雕技法,雕出一对螭龙,龙身盘旋飞腾云间,生气盎然,充满活力。透雕工夫熟练卓绝,线条显得自然流畅。宛转曲折处,无丝毫滞涩之感,让人有刀至意亦至的感觉。器面抛光功夫极为精到,充分表现出玉质绝佳的透明感,是质美工巧的上乘佳作。
慈禧太后珍爱玉器与历代帝王相比是空前绝后的,并特别喜欢翡翠,将它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她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多达足以装满3000个檀香木箱。慈禧太后爱玉为当时的满汉官员所知晓,于是纷纷进贡献宝来博取她的赏识。太后对玉的偏爱超过对高品质的钻石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