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古玩集团拍卖有限公司展出了一枚嘉庆通宝,这枚古钱直径为6.3厘米,穿孔为1.3厘米,钱币厚度为0.6厘米,铜质为精黄铜。钱币正面是嘉庆通宝,背面是天下太平。有包浆,品相完好。
“嘉庆通宝”为宝泉局普品
首先需要更正孟健先生的一点是,宝源局铸造的“嘉庆通宝”之“通”,并非“均为一个点”,也有“两点通”的。此说“一个点”恐怕是凭印象,没有熟读《钱谱》的缘故吧。如宋志强、王立新著《中国古钱币库》第515页、516页,就有四枚宝源局铸“嘉庆通宝”“两点通”普品拓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嘉庆通宝小样母币什么价位比较好收购现,嘉庆通宝小样母币交易哪里好收购
本公司近几年对嘉庆通宝小样母币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代宝桂局“嘉庆通宝”背满----价格:RMB日期:
清“嘉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日期:
嘉庆通宝----价格:RMB日期:
清·“嘉庆通宝”背“宝源”----价格:RMB日期:
嘉庆通宝·宝泉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嘉庆通宝小样母币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嘉庆通宝”背“宝泉”----价格:RMB日期:
清宝泉局嘉庆通宝雕母一枚------价格:RMB日期:
清“嘉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日期:
清·嘉庆通宝刻花边背龙凤开----价格:RMB日期:
清代宝桂局“嘉庆通宝”背满----价格:RMB日期:
在“嘉庆通宝”中,有少数钱的背面,有星月纹的或一些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清代钱币有一定的特点,一个皇帝只用一种年号钱,虽然铸造量大但是形制比较简单。除了个别例外,所有的年号钱均称为“通宝”。钱币文字都是工整楷书。铜质皆为黄铜,发出浅黄色光泽,少锈蚀。多数钱币背面有满文,为铸造局地名。
另有嘉庆通宝背满汉文桂宽缘折二型钱,铸工甚精,真品存世不多,其母钱则仅见一枚。桂虽是广西省简称,但看此钱制作还出于户部,据传与上述嘉庆背桂桂等钱均悬挂于后妃寝宫之中,以寓早生贵子之意。
嘉庆通宝是清世祖嘉庆年间(年)所铸钱。嘉庆元年,在上海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嘉庆通宝”。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嘉庆通宝303枚。
嘉庆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嘉庆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嘉庆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嘉庆五式”。
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记局名19字。少数钱背星月纹以及记地或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吉语背文如:"天子万岁"、"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日日生财"、"嘉庆万岁"、"唯和"、"如卖三倍"、"四方来贺"、"五世同堂"等多达20种,为历代古泉所仅见。
藏品来历:这是我叔叔的,他是个钱币爱好者,今天来不了,所以委托我拿过来请专家鉴定。
藏品特征:这枚古钱直径为6.3厘米,穿孔为1.3厘米,钱币厚度为0.6厘米,铜质为精黄铜。钱币正面是嘉庆通宝,背面是天下太平。有包浆,品相完好。
相关背景资料:古代的花钱,有一少部分来源于宫廷,这部分花钱被人们称之为宫钱。宫钱的使用源于唐代,到了清代,宫钱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当时宫钱是用官炉铸造,主要用于皇宫的节日庆典装饰,每年腊月负责铸造宫钱的部门都要把一批精铸的宫钱送入皇宫,作为宫灯的钱坠。我们现在见到的清代宫钱,一般正面是年号,背面是天下太平、八卦图、或者吉语等等。在这些宫钱中,正面是年号,背面是八卦图的上梁钱是为典型的一种。宫钱与民间花钱的大区别在于,宫钱使用的铜质是精黄铜,而且制作也非常精致。
鉴定专家:陆昕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专业会副主任从事花钱收藏和研究工作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