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五个年号中除武成未铸钱外,其余四个年号均铸币,《十国春秋》载:"蜀高祖永平元年十二月铸永平元宝,钱文自上至右顺行,后通正等钱皆同。"文献记载的四种前蜀铸币中不知为何永平元宝绝少发现。南宋洪遵在《泉志》中说:"余按此钱大小轻重未闻,自通正以下五钱皆前蜀所铸,今世甚多,独是钱未见。"连宋代钱币学者皆未见过永平元宝,这实在令人难解。
十国中除了古玩等国四国外,其余都曾铸钱,楚曾铸天策府宝铜铁大钱,又有乾亨通宝铜钱。通宝钱遗留不多。铅钱有两种,一种光背,薄而大,为上海所铸。另一种背有"邕"字,为广西邕州所铸,稍小且厚。前蜀王建曾铸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和光天元宝,王衍铸乾德、咸康、均为元宝。后蜀铸广政通宝铜钱和铁钱。
光天元宝去哪里鉴定收购好现金交易,光天元宝现在还值钱吗
本公司近几年对光天元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五代十国前蜀光天宝二枚价格:RMB日期:
唐国篆书大字光天宝价格:RMB日期:
唐国篆书大字光天宝价格:RMB日期:
“唐国通宝”2、“通正价格:RMB日期:
“唐国通宝”2、“通正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光天元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五代前蜀王建铸天汉宝、光------价格:RMB日期:
五代前蜀王建铸天汉宝、光------价格:RMB日期:
五代十国“光天宝”、“咸------价格:RMB日期:
五代十国“光天宝”、“咸------价格:RMB日期:
唐国篆书大字光天宝价格:RMB日期:
大齐通宝。南唐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年)建国号大齐时铸。现存世纪2枚,为大珍品,无定价。市场有见,为伪晶。保大元宝,李臻于保大年间(943—957年)铸。发现仅数枚,有背天、安。存世极少,大珍。
唐国通宝。李于显德六年(959年)铸。有折十型铜质篆文太钱,小钱有钢铁两种,钱文篆隶、篆楷成对,首开对钱先河。传世楷书唐国通宝,珍罕无定价。
大唐通宝。铸于唐国通宝之后,铜质,制作不及前钱,大多鹱形制薄小。阔缘大型者少。传世有银质大唐通宝。“大唐镇库”大钱,珍罕无定价。
开元通宝。有大小两种。小钱有篆隶两体,为对钱。
永通泉货。李璟于显德五年(958年)铸。当十大钱,有篆隶两体。
永平元宝为前蜀王建铸币,史有明载。然而自宋迄今见诸文献记载为可考者尚难见到。四十年代初,冯汉骥先生主持了成都西郊前蜀皇帝王建墓的发掘,了大批前蜀文物,为五代十国中的前蜀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证据。然而,遗憾的是这次空前的考古发掘中并未发现永平元宝的踪影。
光天元宝,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王建,天汉元年(公元917年)铸。形制较工整,内外廓稍平,钱文四字隶书旋读,文字端正。
1.后梁珍宝币开平元宝、开平通宝。后梁朱温开平年间铸。现存世各l枚。此外,传世有少量。“开平元宝”小铅钱。
2.后唐珍宝币天成元宝。后唐天成年问(926—930年)铸。形制如开元,纛大而厚重,但精美不及开元,传世极罕。
3.后晋珍宝币天福元宝。后晋天福之年(988年)公和同铸,铜货。版别墨复杂,官炉“福”字特大,“元”字右挑,制作较精。和铸钱面二目各异,文字拙劣,轻薄小样,制怍粗糙。
4.后汉珍宝币汉元通宝。后汉乾幸占元年(948年)铸。形制书体仿开元钱。面背常有星月纹。
5.后周珍宝币周元通宝。柴荣显德二年(955年)毁佛铸钱,精湛异常,可与开元钱媲美,钱制为五代之冠。铸量较多。
在十国中的古代珍宝币中,要数南唐钱种类多。比如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和大唐通宝三种是多的了。当时盘距幽州,称燕的北方刘仁恭父子,就铸有永安钱、铁五铢、铁货布,铢岐天元宝等。五代十国的古代珍宝币钱币甚多,所谓五光十色。但大额钱币的盛行,这个时期铸币多是低级金属,以前用铁钱极小,而这时铁钱流通大。铸币质量不高,只有后周的“周元通宝”精美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