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一双手和同龄人有所不同。
血管突起,指甲微黄,布满老茧,褶皱横生,生硬粗糙——一般的老人,到他这个年龄,双手是这个样子的。但岳树苍不是。他的手看上去虽然也饱经风霜,沟壑纵横,像老树皮一样,但细看手指头上一个个小口子反复叠加,像是经受了许多次的刺伤。
那是一双摘惯了花椒的手。
A 立秋摘花椒堪比过年热闹
岳树苍是平顺县岳家寨人。
因为地域条件等原因,岳家寨的耕地里头基本都不种庄稼,“种庄稼产量不行,打不下多少粮食,再加上山猪、松鼠一类的山害多,种上一点儿庄稼也收不回来。可是山害不糟蹋花椒,花椒树又耐寒、,抗病,荒山、荒地种花椒。”岳树苍说,村里种粮食一年不如一年,花椒却是一年比一年好。
慢慢地,全村人都开始种花椒。现在,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花椒树,平均每家二三百棵,加起来差不多能有1万多棵树。
“花椒树的种植有讲究。”岳树苍眯缝着眼,微微笑着说,“一棵和一棵间隔距离得3米远,长到三四年才开一次花,开始挂果,但是产量很低。五六年、六七年头上,产量才能大起来。”
花椒籽种下去,树苗长起来,每年春天要施肥、翻地、除草、打药。花椒不耐涝,要是秋天下雨太多,冬天花椒树就冻死了。如果春天受了冻,树虽死不了,但产量受影响。所以,好好管理很必要。
花椒树长成以后,枝条上会长满针刺。五年以上的花椒树像一座密实的墙,连一条小狗都难钻过去,也不会有人傻到冒着被扎的危险从树枝底下穿过去。
每年夏天,一层层火红的花椒挂满枝头,连成殷红的一片,远远看去,十分耀眼。
山上的花椒红了,就得赶紧摘,去晚了,就落地了。但是,椒农都知道,摘花椒是一件很辛苦的农活儿。
“花椒要立秋开始摘。”岳树苍说,有些人早个十来八天开始摘,那也是可以的,但是,一般都是立秋那几日开始摘。
后来涨成20、30、40,今年一天得给60块了,不然就不干。”对于摘花椒的苦,岳树苍的体会很深。所以,一听说有人造出摘花椒的机器了,他赶忙去打听。
结果,“效果不理想。我没使唤过,但有人买了,用那机器摘花椒,把花椒叶都摘完了。”岳树苍连连摆手,“花椒叶可不敢胡乱摘,不然那树可熬不过冬天了。既然机器不管用,那我们还是手工摘。就是费点事,受点皮肉苦么,一年的生活就靠花椒哩,不受苦哪来的甜?”
花椒一簇簇地摘下来,得赶紧晒干,不然颜色就不红、不漂亮了。
晒干后的花椒,用手拍打拍打,籽儿就掉下来了。用筛子把籽儿筛去,花椒装进包里,就等着卖,今年行情还不错,一斤花椒能卖40元。
岳树苍家的花椒树管理得很好,产量也比一般人的高。一棵花椒树,平均能摘四五斤花椒,但岳树苍有一棵树,遇上好年景,能摘11斤干花椒。他说,“我种的花椒,都是大红袍。红红的特别好看,味儿大又香,产量也高。”
在平顺,像岳树苍一样的椒农,种的都是“大红袍”。
B 花椒全身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