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粹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古玩经纪人:倪经理
电话:
:
征集邮箱
宣德铜炉是明朝宣德年间,按照古代各种名器式样铸成,并非出于臆造。目前,流传于世是否存在真正一代名器宣德炉,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自宣德炉创制以后,历代仿品不断,现在社会上公私藏家手中,哪些是真品?哪些又是明代仿或清代制?或民国造以及现在仿?其身世难解之谜,一直众说纷绘,莫衷一是。
宣德炉,简称“宣炉”,是中国历史上次使用黄铜铸成的铜器。宣德三年(1428年)初,明宣宗收到泰国王进贡来的数万斤精美的“风磨铜”,敕令工部及礼部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等官员,利用贡铜铸造鼎彝之事。据说,为了保证香炉的质量,炼制时加入了金银等多种贵重金属,与铜一起经过十余次炼制,制成了数百种色泽精美的香炉,史称宣德炉。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宣德炉以色泽为亮点,其色内融。其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明末清初文人骚客冒襄(董小宛的丈夫),爱好品玩宣德炉,他写有《宣铜炉歌》及《宣炉歌注》,及《宣铜炉歌为方坦庵先生赋》,“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这是冒襄对宣德炉的描述。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还有黄红色的地、套上五彩斑点的,叫仿宋烧斑色;比珠砂还鲜红的斑,叫朱红斑;轻及猪肝色、枣红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子京)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大明宣德炉制作精良,做工繁琐浮躁,精心冶炼,为保证香炉质量,宣德皇帝要求铜的精炼次数不能少于十二次,其质地晶莹,分量沉重,制作精细,造型古朴,令后人为之倾倒。千百年来,香炉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尤以大明宣德铜香炉为一绝,其价值连城,一直被各路藏家所青睐。
海内外各大公司宣德炉成交记录
冲天耳宣德炉 成交价:510.72万 拍卖日期:
大明宣德炉 成交价:402.50万 拍卖日期:
双兽耳宣德炉 成交价:325.00万 拍卖日期:
洒金六角宣德炉 成交价:308.00万 拍卖日期:
铜象耳宣德炉 成交价:149.50万 拍卖日期:
明 铜象耳宣德炉 成交价:139.15万 拍卖日期:
海棠形宣德炉 成交价:169.00万 拍卖日期:
三足鬲式宣德炉 成交价:219.55万 拍卖日期:
双象耳宣德炉 成交价:119.04万 拍卖日期:
洒金戟耳宣德炉 成交价:317.25万 拍卖日期:
广州国粹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古玩经纪人:倪经理
电话:
:
征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