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自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才真正得到统一,象征着“天圆地方”圆形方孔的“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自此之后,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铢两钱币(如秦半两钱、汉三铢钱,五铢钱等),通行后世,流传了700多年,直至唐武德四年开元通宝的发行。
唐初一度沿用隋五铢钱。唐高祖时正式发行五铢,铸行“开元通宝”,并迅速推行,延绵七百余年的五铢至此结束。高宗乾封元年铸乾封泉宝钱,以一当十,不久即废去。开元通宝的使用,使唐代货币保持了长期的统一与稳定。安史之乱,是经济由盛至衰的转折点。唐肃宗乾元元年发行虚价的“乾元重宝”钱,钱制渐趋混乱。中唐发行“两税法”,以铜钱征税,货币供应不足,武宗会昌元年铸了“会昌开元”钱后才缓解了严重的钱荒。唐代中晚期出现了“重宝”“元宝”等钱名,此后中国的方孔圆钱,形成了记年号,称“宝”的钱制。开元通宝的形制不但成了后世钱的基本铸式,还被沿袭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古代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都受到了开元钱币的影响。
关于唐朝钱币的拍卖流程,唐朝钱币私下交易需要做检查吗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是永远不能被中国人忘记的。而唐代文化也给今天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盛唐文化深传至今。而唐朝钱币,也收到了收藏市场上的足够重视。古代钱币,往往因为时间过于久远,钱币遗失较多,或者因为朝代较小,人们的关注度不够。而唐代钱币,以其久远的年代和足够的知名度,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外国人收藏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仅限于盛唐文化,他们对唐代钱币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唐代钱币的价格。
“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可否认开元通宝的划时代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货币金融博物馆负责人黄丽说,古代以前称“半斤八两”,是在开元通宝出现以前,钱币计重是十六进位制,开元通宝出现后,“十钱一两”的十进位制才诞生。
鉴别古钱除了听声外,还可辨味。传世日久的古钱,嗅之没有任何火气异味;刚的古钱则带有一种土香味,均无异味感。新铸出不久的,火气仍盛,有异味,如用火烧或烟熏法作的传世古,则有特殊的火气和烟味。作假锈的,没有土香味,有的有松香味,胶水味或油漆味,有的则有酸性气味。
据介绍,唐高祖李渊称帝后,武德四年(621年)七月,朝廷宣布废止隋五铢,发行新钱“开元通宝”,意为“开创新纪元”。
唐玄宗时的才子郑虔在《会稡》中说:当年负责铸造开元通宝的欧阳询(也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进上蜡样,文德皇后观赏时无意中指甲掐下一个印痕。这样,蜡样翻成钱模,再铸成钱,钱背就留下了一道月亮形状的指甲纹,也就是后来的开元通宝背月钱。可是,这个说法经不住推敲。因为武德年间皇帝是高祖李渊,李世民还没有做皇帝,又哪来的文德皇后呢?后来,有人发现了这个漏洞,将文德皇后改为太穆皇后。太穆皇后是高祖李渊的夫人窦氏,甚至还有人将文德皇后换成杨贵妃。总之,说法越来越多,为开元通宝加上各种风月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