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首次现身拍场的西夏折二型“元德重宝”也是本场的重要拍品,终以92万元被藏家竞得。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历来铸币上使用西夏文,元德年间开始出现了用汉文铸造的“元德通宝”、“元德重宝”钱,虽然这两种钱的铸量极少,但开启了西夏后世铸行汉文钱的先例。从所见实物和谱录上看,是品版式堪称谱外之物,当为首见之大泉珍品。
嘉德秋拍古钱币专场中的这枚“元德通宝”旋读大样钱,直径24.8毫米,重5.4克;堪称前所未闻的谱外之物,方家见之无不惊心动魄。其早年于陕北横山一带,曾辗转流传于市,因索价甚高,一时难得归属;数年后是钱终为识家追回入藏,视同拱璧,被业内传为佳话。是钱为干坑罐藏,品相上乘,典型的西北坑口。其钱体锈色无多,字口间杂以斑点绿锈,硬度有加;背穿郭底侧有少许片状白碱锈,剔后可见红斑。
哪里可以收购交易元德重宝现金交易,国内元德重宝收购专家现金交易
本公司近几年对元德重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德重宝”铜币价格:RMB日期:
西夏“德重宝”折二型价格:RMB日期:
西夏“德重宝”折二型价格:RMB日期:
德重宝------价格:RMB日期:
德重宝------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元德重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德重宝------价格:RMB日期:
德重宝------价格:RMB日期:
德重宝------价格:RMB日期:
德重宝铜币--价格:RMB日期:
德重宝------价格:RMB日期:
古钱部分,系列版块的推出依然是本场的特色。此次名家收藏系列内容尤为精彩,星光熠熠。终专场成交比率高达92%,成交额超过2910万元。一批出自民国收藏家旧藏的钱树和“大明通行宝钞叁拾文”铜钞版极为引人注目,受到追捧。钱树产生于铸钱工艺之中,因其存世较少、完整者稀见而更显珍贵。此次二十多件钱树同时现身,其中不乏珍品、稀品,值得关注。
景宗李元昊在天授礼法延祚年间(公元1038~1048年)铸行西夏文钱币福圣宝钱,直径2.4厘米,重4.1克。惠宗大安年间(公元1075~1085年)铸行西夏文大安宝钱和汉文隶书大安通宝,直径2.45厘米,重4.04克。崇宗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行西夏文贞观宝钱,直径2.6厘米,重5.3克。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年)铸行元德通宝真、隶书钱和元德重宝真书折二钱,直径2.91厘米,重6.3克。
其钱文楷书直读,“通宝”为,钱径一般为24毫米左右;“重宝”为折二大钱,直径一般在29毫米左右。惟两者铸量甚少。谱录中所载的元德年号钱,有、折二两种。钱书体有隶、楷之分;隶书旧谱曾列为无考品,今根据地域情况,已定为西夏所铸,其存世亦少,偶有所见。楷书则有大小样和大字版之别,其无论何品种,均极为稀罕,“重宝”折二钱亦有大小样两种,且钱文版式不同,大样者多被认为是折三钱,殊为珍贵。楷书与“重宝”大钱,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钱书体有隶、楷之分;隶书旧谱曾列为无考品,今根据地域情况,已定为西夏所铸,其存世亦少,偶有所见。楷书则有大小样和大字版之别,其无论何品种,均极为稀罕,“重宝”折二钱亦有大小样两种,且钱文版式不同,大样者多被认为是折三钱,殊为珍贵。楷书与“重宝”大钱,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其中,“清钱树一枝”以69.575万元高价成交。同时现身的“大明通行宝钞叁拾文”铜钞版,此钞版目前已知仅上海博物馆馆藏一件,本场现身的这件钞版为市场仅见,亦为《中国古钞图辑》着录的原件,是研究中国金融史的极重要的实物资料,此次现身引起市场极大关注,终以391万元创出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