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年间(1065—1074年)铸。铜质红软,制作浑朴。面文“咸雍通宝”四字旋读,楷中蕴隶,布局匀称,辽钱古拙气韵甚浓。钱体有大、小样之别,径2.4~2.7厘米,重2.7~3.6克,光背无文。咸雍通宝于辽钱中传世丰,求之不难。旧谱中有关“折二”、“折三”钱之说似甚可疑:“折二”或为大样;而“折三”大钱究其真伪恐有待进一步考订。
难得一觅的是辽代古币
20多年来,笔者以集藏辽代“上八品”和“下八品”为平生之乐。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久了确实收藏了不少辽币,其中也有存世稀少的辽钱大珍。
咸雍通宝好不好快速成交,哪家公司收购咸雍通宝权威
本公司近几年对咸雍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咸雍通宝----价格:RMB日期:
弘治通宝----价格:RMB日期:
“咸雍通宝”铜雕母价格:RMB日期:
辽·“重熙通宝”、“寿昌------价格:RMB日期:
咸雍通宝大字版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咸雍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咸雍通宝----价格:RMB日期:
弘治通宝----价格:RMB日期:
辽代“咸雍通宝”价格:RMB日期:
弘治通宝折-价格:RMB日期:
咸雍通宝----价格:RMB日期:
辽代银质咸雍通宝钱背面大字版辽代银质咸雍通宝钱正面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年间(1065—1074年)铸。铜质红软,制作浑朴。面文“咸雍通宝”四字旋读,楷中蕴隶,布局匀称,辽钱古拙气韵甚浓。版别主要有普通版和大字版两种,普通版钱体有大、小样之别,径2.4~2.7厘米,重2.7~3.6克,光背无文。咸雍通宝于辽钱中传世丰,求之不难。旧谱中有关“折二”、“折三”钱之说似甚可疑:“折二”或为大样;而“折三”大钱究其真伪恐有待进一步考订。大字版稀见,今存世不多,比较少见。目前已知的仅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钱币收藏大家李桂强先生藏有一枚。
咸雍通宝图片及价格
辽所铸年号钱中,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宝,钱文隶书;太宗时有天显通宝;穆宗有应历通宝,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图3、图4)。这些钱流传极少。比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图5)、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还有大安元宝、寿昌元宝(图6)、乾统元宝、天庆元宝等。辽钱币全部用的是汉文,制作都不精,文字也不好,甚至一个钱上有两种字体,但因为辽代铜十分稀缺,后来铸币的量也少了许多。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辽所铸年号钱中,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宝,钱文隶书;太宗时有天显通宝;穆宗有应历通宝,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图3、图4)。这些钱流传极少。比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图5)、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还有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等。辽钱币全部用的是汉文,制作都不精,文字也不好,甚至一个钱上有两种字体,但因为辽代铜十分稀缺,后来铸币的量也少了许多。
到了战国时期,布币的形制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空首变为平首、由大变小;这时的布大致可分为四类: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和杂形布。这些布的流通地区不同。
尖足布上都有文字,以两个字为多,常常都是地名,如:甘丹、武安、晋阳等,尖足布一般在北方的赵国与魏国流通。
方足布是通行的一种布,形状比尖足布小,铜质比尖足布坚韧,普通的方足布布首有一道纹。
空首布也有很多种类,早的空首布特别粗大,简直就象农具铲。这大概是由正式农具演变成货币的过渡形态,可以说这是早的布币。还有一种空首尖足布也是大型的,而布的两面大都没有文字。普通的空首布就要小型些,布上也有文字了。这种又可以分为平肩和斜肩,它的底部成一种弧形。布上的文字有一字的,也有多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