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祐元宝是金宣宗(1213—1214年)年间铸,至今还是孤品,它的发现却富有传奇性:发现于印尼巴厘岛.它的发现者是日籍华人平岛春水先生,平岛原名郑添旺,祖籍台湾省台中市,经营集币多年.大约在二十多年前,他听说在巴厘岛上发现大量中国古泉,于是出资购下十余吨,在当地培训6人,专门检选古泉异品,"贞祐元宝"即在其中.津门咸丰大泉室齐宗祐先生,近年曾到日本东京访泉,曾目验了这枚贞祐钱,钱文楷书秀美,与常见的金正隆、大定的规制极相似.齐先生认为此钱曾长期流通过,估计是早年流徙东南亚的华人带去的.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一.
贞祐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金宣宗完颜询,贞祐年间(年)铸,并配合古玩钞发行。钱文楷收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五三种。光背无文。另铸有“贞祐元宝”钱。真品看保存的完好度即文化价值从200000元元不等
国内古玩通宝行情好不,目前国内古玩通宝值多少钱
本公司近几年对贞佑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金“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金古玩通宝铜钱价格:RMB日期:
金“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金“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贞佑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金古玩通宝铜钱价格:RMB日期:
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金古玩通宝铜钱价格:RMB日期:
金“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金“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随着钱币市场投资热潮的高涨,如今市场上又兴起了收藏大清银币。据了解,古钱币在收藏市场一直是比较热门的收藏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不同版式,其中大清银币长须龙、大清银币短须龙、大清银币大尾龙比较稀少,也是具收藏与投资价值的随着钱币市场投资热潮的高涨,如今市场上又兴起了收藏大清银币。
宣宗贞祐钱旧谱所遗,自清李竹朋<古泉汇>出,才知有一枚"贞祐通宝"折二(图3,对读)的存在.李竹朋故后,藏泉散出,后由寓居津门的罗振玉所得,后又由方雨选出数品,贞祐折二钱就是其中之一.方获此珍泉,吟诗一首:"鼓铸未闻泰和后,证诸贞祐岂其然,但凭文字论时代,不信哀宗尚有钱."贞祐钱的出现,说明泰和以后还铸钱,但宣宗以后的哀宗时代,通用的也是纸钞,就不可能有泉了.传世的"天兴通宝"、"天兴宝会"等泉皆属臆造,或是纸钞名称.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三.
据市场上的大义通宝投资者先容,大义通宝是公共珍藏品,珍藏者有一定数目,前期海内各区域都有实力型买家介入大义通宝板块,在一定水平上控制了市场供货量,导致其价钱快速走高。同时,大义通宝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水平看,预计后期大义通宝的价钱还将继续上涨。
在1958年以前,我曾与古泉收藏家罗伯昭先生有过通信.罗伯昭,字沐园,四川籍,是上海泉币学社副社长,他曾寄我金贞祐三年(1215)五地通用的壹拾贯纸币铜版的拓本(铜钞版原物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贞祐通宝"(图2,对读)的拓本.他的这枚泉得自开封李峻岭处,罗获此泉,万分惊喜,因赋诗一首:"隆定遗风自一家,簪花格子玉无瑕,无情是西安使,忍与将军贯作甲."贞祐三年五月废铜钱而行纸钞,西安节度使乌林达·与说:"怀州(今洛阳以北)旧铸钱钜万,今既无用,愿贯为甲,以给战士."(<食货志>)罗先生在诗中对金代铸钱的精美加以赞颂,而对乌林达·与毁钱改作盔甲感到痛惜.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二.
货币形状内容形式,基本上同中统元宝交钞。
珍品程度金代交钞铜版,五贯、十贯、一级,值黄金200克。
当时背景金世宗时(公元),商品交换的逐步发展,促使铜钱、交钞逐步增加发行量,同时,银铤的使用也日趋加多。因为官府掌握的和流通领域中的铜钱较多,世宗时交钞的发行量不大。公元1189年有的官吏认为交钞的使用有利于商旅远行,但每期交钞只能使用七年,不利于周转,因此建议朝廷废除“六年厘革之法”,使民间能够长期使用。如果交钞上的文字磨灭,允许到各地官库纳旧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