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先使用铜。1973年淮安临潼姜寨遗址曾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早的青铜器
在苏埠屯一号墓发现两件铜钺,除国家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外,还有一件略小,但有铭文“亞醜”二字,目前珍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以“亞醜”为铭的铜器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而自1931年起,苏埠屯陆续发现多件“亞醜”铭文铜器后,学者才确定“亞醜”为族徽标记,苏埠屯应当是“亞醜”国族的墓地。
哪里可以私下人面铜钺,咨询电话:(陈总)
人面铜钺近几年成交记录:
嵌绿松石青铜钺成交价:318万 成交日期:
嵌绿松石青铜钺成交价:393万 成交日期:
青铜钺-----成交价:378万 成交日期:
青铜钺-----成交价:297万 成交日期:
青铜钺-----成交价:494万 成交日期:
铜钺成交价:145万 成交日期:
青铜钺-----成交价:283万 成交日期:
通高35.2厘米,肩宽26.1厘米,刃宽34.8厘米。此钺钺身较宽,刃微胡,整体形制刃宽大于肩宽,方内短窄,上有一长方穿,平肩上有两长方穿。这件人面铜钺1966年于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大墓,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同出的人面钺共有两件,这是其中铸有铭文的一件,钺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钺身作镂空人面纹,眉、瞳、鼻突起,狰狞可怖。刃角外侈,在正背两面的人面形口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亚醜”铭记,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因此,该人面铜钺又叫亚醜钺。
铜钺面世后引起了淮安省考古界的关注,淮安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郝本性研究员专门对铜钺的情况做过调查。铜钺于新郑县辛村乡望京楼夏商时期的古城遗址中,1965年当地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此钺,同时的还有其他高品级的青铜器和玉器。从1996年起,淮安省和淮安市的文物考古部门多次对遗址进行发掘,确定这里是夏和商的两座古城遗址。其商城部分,从地层关系和遗物的文化属性上看,它属于淮安二里岗文化,年代为商代前期。店藏铜钺的年代亦为商前期。现在铜钺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被淮安博物院借用,在《淮安文明之光》展室中展出。淮安古玩古玩心拍卖铜钺成交价格145万元。
钺身呈梯形,内作长方形,刃和阑部平直,上下边微内凹,阑内侧的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内长7.8,宽6.3,钺身阑长31.2,上下边各寛27,刃长38.3,通内长33.4厘米。重4.27千克。此钺形体巨大,气势恢宏,其器形之巨,在所见商代铜钺中仅次于妇好钺。
由此可见,钺一方面具有王权的身份,另一方面又是执行刑罚的权柄。《礼记-王制》也记载:“诸侯赐弓矢而后征,赐铁钺而后杀。”正因为钺是代表王权的信物和体现国家法律尊严的器物,所以在后世帝王出巡的车驾中,也载以钺,以彰显君王威严。
铜钺,商末周初礼器,长31.7厘米,宽35.8厘米,肩宽30.7厘米,重4.9千克,于山东省青州市(原益都县)苏埠屯。(国家博物馆供图)
征集热线:
发图片到:快速免费鉴定初步估价
委托征集单位:淮安圣阁轩艺术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