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一张上世纪60年代的三防宣传画,被拍卖者轮番争夺了七次。当这套数量为30张、尺寸为77CM×53CM的彩色三防宣传画图片一出现在大厅屏幕上时,拍卖师话音未落,99号买家便举起了手中的牌子,因为是无底价竞拍,他开的价是200000元。随后,多名买家轮番竞价,经过7轮争夺,后成交价为100万元。
与票证时代相配合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农村人不可能像今天样自由进城打工,因为每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没有城里人的身份,就拿不到这些票证,因此农民离开了土地,根本就无法生存。
2018年大面值粮票需要鉴定吗,咨询电话:(熊总)
上海民间收藏协会近几年对大面值粮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建国初期粮票一组九枚价格:RMB日期:
台湾各种代价券、粮票一组七----价格:RMB日期:
1953年人民粮食----价格:RMB日期: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日期:
各类人民币、粮票一组一百六----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大面值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解放区东北粮食总局前----价格:RMB日期:
解放区粮票一组八枚解放区粮----价格:RMB日期:
1948年东北解放区後方粮----价格:RMB日期:
各类人民币、粮票一组一百六----价格:RMB日期:
各类人民币、粮票一组一百六----价格:RMB日期:
让他自豪的是他花3块钱“淘”到的一款粮票,见证了没落清王朝的那段血泪史,不少藏家出重金甚至天价想购买刘老的“重量级”藏品,却被他拒绝。他表示大的愿望是建粮票博物馆,让子孙后代免费观摩。
对粮票有“特殊”感情
3块钱“捡漏”晚清粮票见证辛亥风云
刘老介绍,迄今为止发现早标有“粮票”二字的是太平天国乙荣五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征收粮票”。
刘老收集到的年代早的粮票比太平天国粮票晚了12年,是清朝同治年间(1867年)的,不过他得意的藏品是他在安徽出差时花3块钱“捡漏”的光绪28年(1902年)“钱粮串票”。
有人听说刘老收藏了不少“重量级”粮票,想花重金收购,却都被刘老婉言谢绝了,他说:“粮票不仅仅是一种票面凭证那么简单,是一种文化资产、一种历史的见证,它的价值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为了研究粮票,刘老的书房还放着大量的历史书籍,如《中国近代史》、《江苏省粮食志》、《扬州市志》等。
前不久,刘老在整理粮票时发现了以前一直被他忽视了的一个细节,在清朝的“钱粮串票”上加印了“宪奉筹议赔款地丁每两筋加制钱叁佰文正”或“每两加方钱叁佰文正”(折银1.875钱)。刘老从资料得知,该赔款正是1901年“辛亥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刘老引用史料介绍,1901年9月7日(光绪27年,辛丑7月25日)李鸿章代表清同八国联军及西、荷、比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十二条。其中“赔款”给1900年(庚子年)侵华的八国联军,近代史上把这次赔款叫“庚子赔款”。当时已是国库亏空的清如何偿还巨额赔款呢?除了国家的关税、盐税,清强迫各省每年摊派2000万两,官府则把巨大的负担转嫁于平民头上,在平民使用的粮票上加注了“每两筋加制钱叁佰文”,平民手中的粮票就缩水了。
在24年后的今天看来,取消票证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在当时,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不仅仅是趟了政策的雷区,而且牵动城市敏感的神经,造成了上海市民的恐慌。
你是否有大面值粮票急于出手找不到地方?
你是否有大面值粮票不知道它的年代?
你是否有大面值粮票需要估价?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想要咨询,那么就马上打电话!
咨询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