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本是泊来品,14世纪时,意大利人选用上好的烟叶、掺入薄荷、冰片等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经年制成鼻烟。彼时,这种烟草制品只在欧洲各国流行,其盛放的容器也基本为玻璃制品,更无固定形态,盈盈一握、便于携带即可。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也带来了鼻烟,但当时也仅广东一地有人吸闻。康熙一朝开放海禁,大量西方传教士纷纷携带鼻烟来贡,结果中国人不可自拔地爱上这醇香辛辣的味道,一时成为招待贵宾、表达敬意的象征。
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曾向当朝皇帝进献鼻烟,直至清代,吸闻鼻烟的习俗在社会中流行开来,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吸闻鼻烟。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曾在其编著《古玩指南》中这样描述鼻烟的风行:“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有类于饮食睡眠,不可一日缺其事。几视为第二生命,可一日无米面,而不可一日无鼻烟。可一日不饮食,而不可一日不闻鼻。”
程荣章款龙纹鼻烟壶收购公司在哪里,收购程荣章款龙纹鼻烟壶一哪交易价格高
鼻烟是明朝万历年间来自美洲的舶来品,但鼻烟壶却是地道的国粹,美国是当今收藏中国鼻烟壶多的国家。著名藏家史密斯夫人曾将自己所藏的471件作品汇集成册,出版了《古代中国鼻烟壶藏品图录》,众多珍品得以面世。
鼻烟17世纪早传入中国时,并无容器,自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开始制造玻璃、珐琅等各种鼻烟壶,中国工匠的才艺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发挥。
烟草在线据中国烟草博物馆编辑整理太极,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而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中国烟草博物馆收藏有一枚木质太极鼻烟壶,在众鼻烟壶中可谓奇特。
在铜制鼻烟壶中常见一种署“程荣章造”的作品,多施黄铜烧古錾花工艺,制造年代标顺治元年,或顺治二年、顺治三年、顺治五年、顺治八年、顺治九年、顺治十年。专家考证,这种烟壶从器型、图案、名款字体上看均与顺治年代不符,且无任何文献记载,故不能认定其为顺治朝所制。程壶产于何地?杨柏达先生在《顺治年程荣章造款铜胎鼻烟壶辨》一文中指出:“这种工艺清代以苏州精,并遍布上海、上海、山东、云南等地……若观察程壶的气质,其粗犷的北方味道犹存,并不像上海、苏州等地的南方作品。”因此,杨先生“颇向于程壶是由上海作坊制造”。
收藏真是件有趣的事儿,比如不玩鼻烟壶,你肯定不知道吸鼻烟曾一度是大清国上层社会的风尚,更难想象玩烟壶还是康雍乾祖孙三代共同的爱好。
铜鼻烟壶始于清前期盛于清晚期。据清代档案记载,雍正、乾隆两朝的造办处镶嵌作和铜作都制作过鼻烟壶。铜作曾遵照乾隆皇帝之令数次做铜烧古烟壶,同时也为镶嵌作制作了许多烟壶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