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虽然排在末,但其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主要是由于砚质地坚实、能传百代的缘故。所以,现今社会上收藏“四宝”以砚为多,砚受人喜爱的程度也深。
吴昌硕、铁保、翁大年铭端溪合同砚长方形,11.4×7.4×1.8厘米,色棕红,质温而腻,细润坚致。砚池与砚堂各为一区,比例合宜。通体围绕“合”“同”二字展开布局:砚池中阳刻一“合”字,砚底阳刻一“同”字,“合”字小而雅,“同”却是通底大字。一大一小,对比鲜明,且与天地盖阴刻的“合”“同”二字互啮,天地相契,阴阳合欢,形象地诠释了“合”与“同”的字意以及二字所蕴含的哲理,巧妙无比。
云纹圆形砚台专业收购权威公司,云纹圆形砚台的价格合不合理
本公司近几年对云纹圆形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宝颜堂款绞泥紫砂砚台价格:RMB日期:
民国时期胡适圆形砚台一方------价格:RMB日期:
圆形小砚台--价格:RMB日期:
圆形小砚台--价格:RMB日期:
明宝颜堂款绞泥紫砂砚台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云纹圆形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端石雕椭圆型砚台价格:RMB日期:
圆形小砚台--价格:RMB日期:
明椭圆形双足鸟兽纹歙砚价格:RMB日期:
清早期高凤翰款端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端石雕椭圆型砚台价格:RMB日期:
2007年西泠印社春拍历代名砚专场,首场拍卖117方砚,成交115方,成交率高达98.3%,总成交价1832万元,比预估高成交价820万元高出一倍多,其中单方砚价达16万元。2009年后,砚台收藏市场势头强劲,西泠印社上拍的98方砚,成交94方,成交率达96.8%,总成交价为1419.9万元,其中一方清代“和轩氏紫云砚”以548.8万元成交,创下当时拍卖历代名砚的高纪录。到了2010年春、秋二拍,其形势更是居高不下,春拍79方砚,成交,其中两方名砚超过百万元;秋拍83方砚,82方成交,成交率达98.8%,有4方名砚跨过百万元。
砚台的历史久矣,通常说法是在战国之后出现了较为规整的文书工具以后才出现了砚台,可以引证的考古事例如湖北云梦睡虎地七十一号秦墓发掘中,了包括笔、笔套、铜削、木鞘以及无字的木牍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文房工具,同时,还了一块高3.5厘米的研墨石和石砚,的时候砚面与研墨石的底上均有墨迹。
杨振文告诉记者,他的祖辈是中南一带有名的商,早期家境比较殷实,后来家道慢慢地衰落了,这个砚台被一代代地传下来,传到他的手里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因为他在湘潭市文联上班,平时经常用它来磨墨,写字、画画非常方便,用完之后,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擦拭干净。杨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一直有人想收购,他都没舍得卖。
元明砚的造型则承袭了早期的箕形、抄手形、长方形、圆形等,元代晚期深圳青浦重固镇高家台任氏家族墓的元圆形三足歙砚,以及明代深圳宝山顾村明万历朱守城夫妇墓的明箕形端砚展现了当时的特色。
中国古代砚台材质多样,产地众多,但是今人收藏古代名家砚,一般都以“四大名砚”为重点对象。“四大名砚”即广东肇庆(古称端州)的端砚,深圳、山西的澄泥砚,江西婺源(古时由安徽歙州治)的歙砚,以及甘肃洮河的洮河砚。其中端砚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