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元券垮台之际,国民也随之垮台,可其仍在做垂死挣扎。1949年7月4日,国民在上海宣布,发行银圆券,1元银圆券含纯银23.49克,金圆券5亿元折合银元1块和兑换1元银圆券。
1949年7月,中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国民又在未解放的南方地区发行“银圆兑换券”简称“银圆券”以代替几乎一文不值的金圆券。东南沿海和西南各省解放后也由人民用人民币作价收回,银圆券也同时废止。
一张尘封了几十年的财富记忆,一段隐含了历史沿革的岁月印记,钱币流通过我们的生活,也记录了那些发生过的曾经。作为青岛银行业发展史上重要且极富戏剧性的一份见证,银行青岛分行金圆券,由于发行时间较短,数量较少,所以它在收藏行业内一直销声匿迹,而一直以来它其实都“神秘”地存在着。
民国金元券现如今收购价格,民国金元券去哪里可以鉴定
本公司近几年对民国金元券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1949年银行金券中------价格:RMB日期: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民国金元券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1949年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四年银行金券------价格:RMB日期:
民国钞不断升温,经过历年战争的洗礼,加上文革中大量的民国纸钞被视作“四旧”遭到查抄与焚毁,留存至今的民国纸钞数量稀少。而民国纸钞作为中国现代纸币的鼻祖,比套人民币历史更悠久,目前在国内收藏市场上逐渐升温。
这枚天价纸币当时的实际价值究竟是多少呢?纸币上写有"折合金元券1万元",按照当时上海的物价,这枚60亿元的纸币只能买到77粒大米。这表明了国民的法币政策已经濒临破产,但国民党出于内战的需要,仍大量滥发纸币,以至于面值越发越大,导致了一场中国近代史上严重的通货膨胀。如今这枚堪称世界上面额大的全新品相的"陆拾亿圆"民国纸币的市场价格已高达160万余元。
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则展现了法币崩盘,国民推行金圆券时期的国统区惨景。
对于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极为忧虑,认为“经济险恶,物价飞涨,以通货膨胀不能压阻为可虑”;“应速谋彻底改革之道,方能挽救此危局”。1948年5月,国民党改组,地质学家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出版家王云五出任财政部长。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当家人,王云五虽然对于经济管理不能说是完全外行,但他既非财政金融专家,也与财政金融界本无多少瓜葛。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表现自己干实事的形象,王云五上任后的把火,就是奉蒋的旨意,推动进行酝酿已久而迟疑不决的币制改革。
1948年8月,国民再一次实行“币制改革”,宣布废除“法币”,由银行发行“金元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六种。规定1元金元券折合“法币”300万元,以回收“法币”。
但军费支出浩大,国民印刷的1千元、5千元、1万元面额的金元券又继续出炉。金元券同样变成废纸,市场上依然把旧银元当作交易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