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后,西泠拍卖每年都有开设历代名砚专场,同时,其他拍卖公司也开始开拓砚台专场或是加大名砚在古董珍玩类专场中的上拍比重,诸多砚台精品也拍出了天价。如在2010年,上海保利曾推出一件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拍出了1400万元,刷新了当时砚台拍卖的世界纪录。
从2005年的拍卖市场来看,瓷质、竹雕以及玉质笔筒无疑成为了市场追逐的主要品种。在明清时期的笔筒中占据大类的是瓷质笔筒,目前价格增长十分明显,一些画意好的清三代(康熙、雍正和乾隆)笔筒上扬空间巨大。瓷笔筒除了要看胎、釉的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其中画意以人物图案为主的青花笔筒价格比山水图案、花鸟图案的高。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上清三代笔筒的价格大幅上扬,清代晚期的瓷质笔筒的价格也在上扬,上海翰海在2005年秋拍推出的清道光酱釉雕瓷山水笔筒,成交价达到了3.08万元。
八仙人物纹砚台的历史-价格格,如何鉴定八仙人物纹砚台的级别
本公司近几年对八仙人物纹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汪洵款荷塘清趣纹老坑端石----价格:RMB日期:
八仙人物纹白银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砚台价格:RMB日期:
八仙人物纹白银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砚台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八仙人物纹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老坑端石砚板配红木镶玉------价格:RMB日期:
大吉葫芦砚台价格:RMB日期:
八仙人物纹白银砚台价格:RMB日期:
宋风字形双足端砚配红木砚------价格:RMB日期:
砚台价格:RMB日期:
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由于书画市场近年持续火爆,在近三年的拍卖中频频创下亿元天价,与之相关联的笔墨纸砚现在也水涨船高。(字版上)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四大名砚,分别是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歙(音为“摄”)砚是名砚之一,历史上赞美歙砚的诗文很多。北宋书法四大家苏武、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对歙砚作过极高的评价,如今,这些当年文人雅士喜爱把玩的文房用具,已经被艺术品市场作为投资品看待,价格一再暴涨,以致于想买到好的歙砚越来越难。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徐公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上海博物馆拥有丰富而精美的青铜器、陶瓷与书画收藏,在此次关于中国古代砚台的特展之前,很多观众都不知道有这一批同样精彩的古砚收藏。
华慈祥:说到上海博物馆的整个收藏体系,公众比较熟悉的就是陶瓷、青铜和书画,但在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就是我们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所负责研究的一批文物,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玉器、古代家具和少数民族馆陈列的文物。
砚台拍卖由来已久,自1990年代就已出现在拍场,但一直属于工艺品杂项门类,上拍的数量较少、较零散。但砚台这一收藏品类一直被各拍卖公司进行挖掘和尝试。2006年,广东保利推出了我国首场个人藏砚专场。2007年春拍,西泠印社亦尝试推出了“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受到诸藏家的青睐,市场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