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家透露,“存世量的大小才是决定古钱币价值的重要因素,因为在古玩收藏领域,‘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收藏品。在古代,珍贵的钱币就是那种存世量很少,很罕见的。”
“乾元重宝”钱是我国唐代(可称唐、大唐)中期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所铸行以铜材为主的货币,制内方外圆,亦为“重宝”钱名的开端。初铸品钱径大多26~30毫米,重6~10克,以一当十与唐“开元通宝”并行。翌年,此钱又行大小径不同的“重轮”,一当开元钱五十枚,被百姓呼为虚值,短期便引起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引发私铸充斥,货币大幅贬值,物价狂涨,斗米自盛唐时的十钱左右飙高至七千钱,正常商品流通秩序被打乱,带来的后果是民声怨恨,社会动荡不安,国家经济出现紊乱。宝应元年(762年)代宗李豫即位后迫于币值混乱给民众带来的危害甚烈,明智诏令大小钱均作一(文)使用并大量铸行径24~25毫米、重4克左右的“乾元重宝”铜平钱(本文下称“唐乾元”),这个顺乎民意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平抑了市场的恶性循环,从而避开因货币危机导致对朝廷的不测风险。终唐末期的唐乾元与其他规格的乾元钱一样,大多数光背无文,少数可见月、云纹,星号及瑞雀图。
哪里可以鉴定收购元府重宝,2018年元府重宝市场好不好
值得一提的是,清钱存世量虽相对较大,其中也不乏珍品。“像咸丰年间就有"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重宝这样升值空间较大的选择所在。比如咸丰重宝宝泉局当十,高峰期其价格曾高达300多万元一枚;咸丰通宝宝泉局雕母,存世量极少,市面上极为罕见,目前价格在200万到300万元之间,而10年前其价格仅仅是20万到30万元,10年时间翻了10倍之多。”
古钱币,是古代物品的一种货币。有着固定货币特征,由于当时时局不稳定,因此几乎在全国的各个省都有专门的货币铸造厂。
近年来,古钱币收藏持续热潮,不断成为媒体的报道热点,而稀世古钱的发现、展览、拍卖也在收藏界不断掀起狂澜。古钱币收藏的参与人数量之大,潜力之大近几年越来越为金融界所关注。那么,古钱币收藏如何鉴别真伪呢?古钱币大部分都是而来的,钱币上必然会有不同的锈迹,当然锈迹会有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绿锈红斑,也有蓝色锈或者黑褐色的铜质。但是不管哪一种锈迹,现代人都可以做出来。
1、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