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用贵金属铸币由来已久,且多作为赏赐之用。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己卯,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官及诸司三品以上争拾之”。唐诗人张祜在《退宫人》一诗中对此有形象生动的描述:“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1970年10月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一处,除大量的珠宝玉器和金银器外,尚有中外钱币466枚,其中金开元30枚,银开元421枚;这些珍贵文物和金银币的,不仅佐证了史料的真实可靠,还证实了唐代宫廷赏赐金银钱的存在
仅半年,市面出现了混乱,通货贬值,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低落和私铸盛行。由于“开元通宝”每枚重四克,五枚即可私铸一枚重轮乾元钱,可获十倍的利益,良币“开元通宝”很快就退出流通市场,而“犯私铸者日有数百,州县不能禁”。第五琦因推行货币减重政策,引起物价狂涨,被贬职。
乾元重宝有几家公司可以做,乾元重宝收购市场怎么样
本公司近几年对乾元重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唐代“乾重宝”背下月、北------价格:RMB日期:
唐代乾重宝背左瑞雀直径价格:RMB日期:
“乾重宝”合背价格:RMB日期:
唐代乾重宝背重轮右月价格:RMB日期:
小泉直一合背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乾元重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新莽“小泉直一”合背价格:RMB日期:
唐代乾重宝背重轮右月价格:RMB日期:
唐乾重宝背洪、背下祥云价格:RMB日期:
唐代乾重宝背左瑞雀直径价格:RMB日期:
“小泉直一”、“幺泉一十”----价格:RMB日期:
此平钱,径24毫米、厚1.2毫米、穿约6.2毫米见方,重3.9克。币材青铜淡红,质优;面“乾元重宝”四字直读,字作鱼钩乾如“乹”;背穿上“东”下“国”,计六字隶书。面文运笔粗细适中,遒劲流畅;端庄沉稳,规范优美;文廓较深,见棱见角;面光洁,地章平整;尤其是书体起笔的自然稳健,成笔的浑厚雅致,收笔的洒脱利落等都与唐乾元铸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钱体无砂眼、夹杂等瑕疵,铸工细腻,不论是四字面文还是形制构成都趋于严谨。因背文廓本就浅,加之磨损过甚,“东国”两字已于肉面而难辨,“国”字只能依形显现出右半边;细看二字无任何改刻、粘贴等伪作痕迹,系一体模铸。面结满入骨的薄层硬绿锈,背光滑锈迹较轻;经手抚摸把玩后的表面润绿,铜色熟旧,包浆晶莹自然;看色相应出于时间较长的熟坑。值得注意的是若将钱正、背文仔细对比可发现“东国”笔划夷粗,字型偏大臃肿,少了隶书应有的劲健俊逸之意态。“东”字上部为了不与轮缘内侧顶铸,将字头上部的缘内沿扩去些许;方廓上下边与字体连铸在一起,字构架空间多已被壅塞;对比疏朗有致、落落劲秀的面文似存在书风欠通,不是同一字法铸就的差异;且字形反差之大,实有悖常理。
乾元重宝是中国唐朝由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
那么说,此钱到底是谁的铸币呢?理由只有一个,是海东盛国——渤海国的铸币。渤海国是古代以靺鞨族为主体的,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一部分。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自称“震国王”建立。
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渤海一立国,便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海东盛国”又称“东国”,其意为中原东边的国度。也就是,说渤海国就是当时唐王朝的东部附属国。所以,它所铸造的钱币有理由面文是唐代的年号,背文是自己的国号,其用意是承认自己是大唐的属国。所以,“乾元重宝背东国”钱应该就是“渤海国”铸币。
笔者收藏的这枚“八星重轮乾元重宝”(见图),制作精良,外径3.4厘米,穿径1.1厘米,厚2毫米,面文“乾元重宝”(对读),宝字王尔部有伤,“元”字为左挑元,即第二横左边上挑,四星分铸廓内四角两字之间,与穿口四角相对;背无文但也铸四星,四星分铸于穿上、穿下、穿左、穿右,背面另加铸一圈圆轮,外轮0.3cm,内轮0.1cm(左上方有点残缺),两轮之距0.1cm,大轮套小轮,两轮并行,既没有破坏钱体,又增加了识别的标记、观赏的美感,重轮乾元,以独特的形制见证了一段历史,是古钱形制的一种首创,传世数量少,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