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中国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10万馀里,有证据证明其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伟大奇。郑和船队不仅满载丝绸、陶瓷等中国特产,还带去了巨额的国际贸易硬通货──永乐通宝。郑和下西洋不仅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为扩大中外友好往来,加强中外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考古学家、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非洲人类学馆长古辛巴(ChapurukhaM.Kusimba)和伊利诺伊大学威廉姆斯(SloanR.Williams)教授领衔的一队联合探险队科学家,近日在肯尼亚曼达岛发掘出一枚中国明朝永乐年间的货币“永乐通宝”。这枚钱币由铜、银混合制成,中部有一小方孔。由于钱币上铸有“永乐通宝”字样,研究人员判断,其铸造年份应处于中国明成祖朱棣在位的1402年至1425年间。
永乐通宝收购机构在哪里,2018年永乐通宝交易去哪里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乐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永乐通宝银币价格:RMB日期:
明代永乐通宝异书价格:RMB日期:
清末广东机制压胜钱四枚:“----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银币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永乐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永乐通宝”银质钱价格:RMB日期:
日本名家旧藏银质“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明“永乐通宝”银质钱价格:RMB日期: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10年--2011年永乐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永乐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一共有237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0133次,参与总人次达到145人,出价次数786次,其中价格高的是永乐通宝一组10枚(24),藏家为关注的永乐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如下:永乐通宝银质一枚、永乐通宝银质、永乐通宝(银质)。其中竞争为激烈的09永乐通宝定价0元人民币起拍,在经过31次出价后,后以64万元的价格成交!
永乐通宝钱中也有折三黄铜大钱(背三钱),其钱径达到3.4厘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但传世仅一枚,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应属试铸品并未发行。"永乐通宝"如今没有发现有大型的折十钱。
郑和下西洋就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郑和的庞大船队每次都满载金银宝货、丝绸和青花瓷器。金银宝货以铜钱为大宗,因当时西洋、南洋许多国家流通使用中国铜钱,马欢《瀛涯胜览》曰,“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有些国家还专门大量输入中国铜钱,如邻国日本就输入许多明钱,“以洪武钱和永乐钱为多”。
在东沙群岛清理古钱,发现明钱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三种。国外考古中也有大量发现。如1930年入田整三对日本48处所发掘铜钱的分析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永乐通宝有29225枚。南中国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肯尼亚、坦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发现永乐通宝的记录。
永乐通宝为铜色紫红,真书直读,全部为钱,光背无文,没有折二以上的大钱。钱币直径2.5厘米,重4克左右。钱面文字“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其文字笔画清秀。制作上铸工精湛,整齐划一,钱文秀逸,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
永乐通宝楷书折三光背50000元成祖永乐年间铸,传世以较丰,制作精美,面文有宋钱风韵,笔划清秀,径2.5厘米,重4克上下。折三有两枚,一枚为完整者,今已下落不明,残角者钱径3.4厘米,为已故苏州籍钱币学家王荫嘉老先生以银元五百枚购得,使国宝留存今日,永乐平钱传世较多,流布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