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历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不同版式,其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稀少。
长须龙
在金本位制尚无实行条件时,当时普遍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产生了货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后采用七钱二分为单位。背刻铸蟠龙纹图案。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96%--97%。在流通中按个计数使用。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清宣统三年(1911)天津造币总厂铸。当时清政府欲统一币制,聘请海外高级技师精心设计制造了这套宣统三年大清银币,计有六、七种版式,长须龙是其中之一。新币刚试铸成功,正逢武昌起义,于是大部分新版银币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样币。长须龙因背面龙首之须特长而得名,属于试样性质,因图案精致、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视。
大尾龙
“大尾龙”算是“曲须龙”的一胎同胞兄弟,无论是两面的文字、图案、龙形、内齿,都相当的接近,并且龙身的结构也是一模一样。只是“曲须龙”在处理字体、龙身龙尾、云朵、龙珠等细节时,更加细腻。
曲须龙
大清银币天津造币总厂铸。当时清政府欲统一币制,聘请海外高级技师精心设计制造了这套宣统三年大清银币,计有六、七种版式。新币刚试铸成功,正逢武昌起义,于是大部分新版银币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样币。
银币是机制币收藏的大类,历来都受到很多藏家的关注,不同版别的银币都有独特的韵味,值得藏家深品。由于这些钱币是不可再生之物,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收藏价值无法估量。如今珍稀钱币被各大收藏家和博物馆搜刮而去,唯有在高端拍卖会上偶尔能见到它们身影。
大清银币铜币成交价格如下:
藏品名称 成交价(万) 日期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万17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曲须龙万09
大清铜币十文万11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曲须龙万23
大清铜币 鄂 字版万09
大清铜币二分0万28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