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橘皮红田石,高9cm、长约6.8cm、宽约4.3cm/3.5cm,重约490克。品相端正,扁方而圆润,质地温润剔透,一层金色的石皮裹在红玉般的田黄石外。在田黄石顶端,被剥去色皮处,尤如田黄冻石般晶莹,在阳光(灯光)下,田黄石中的“萝卜丝”清晰可见,而一丝丝斜条状的“血筋”布列其中,在表皮上,也可看到条条“血筋”。这块“老田黄”,从其包浆上看,是上了年纪(约70年左右)的。从作品的布局上看,山水屋桥人船树等景,布局合理,画面丰满但不显杂,款题“秋色”两字。细细品读,这幅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这个丰收季节的讴歌,同时,也表达了劳动者欢乐的心情。瞧,山溪边,一老渔翁身边放着鱼篓,手中握着鱼网,正在欢快地捉鱼。从他那飘扬的胡须上,可以看到老渔翁一脸的喜悦,肯定捉到了不少鱼。再往上,看山涧小溪的木桥上,一挑夫挑着担躬着腰在桥上疾步行走,对面来了一位行者,也弯着腰,似乎在告诉挑夫家里发生了什么,要他快点回家。再往前看,一棵树叶已枯竭,秃着枝干的苍老树下,一座小木桥上,两位行者躬着腰缓缓行走着,在互相打招呼。似乎说:不要急,慢慢过,请注意安全。再把眼光向前移,在一块巨大的山石后面,有一老一少两人走出农舍,小孩已出屋,而大人手握一根扁担,半个身子探出屋外,仿佛向小木桥匆匆走去,要到自家地中去抢挑稻子。这一组首尾照应,反映农耕劳作的画面,在作者洗练的刀下,刻得栩栩如生。寿山薄意雕运用汉砖画及国画技法,给人刀法厚实又不留刀迹的超高技艺,犹如绘画的艺术感受。而薄意雕大师林清卿是一位晚清至民国()的高手,留下的作品由于不具名,后人只能从刀法、风格、画面布局等方面去判别。这枚《秋色》红田黄印章,似出于林清卿大师之手。
哪里可以交易田黄薄意雕方印章,田黄薄意雕方印章价格图片描述
本公司近几年对田黄薄意雕方印章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薄意雕田黄“策杖携行同舟共----价格:RMB日期:
田黄薄意雕人物纹印章价格:RMB日期:
田黄薄意雕方章价格:RMB日期:
林清卿作田黄石云纹薄意扁方----价格:RMB日期:
薄意雕田黄“策杖携行同舟共----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田黄薄意雕方印章市场成交的价格:
田黄薄意雕随形印章一套价格:RMB日期:
清田黄薄意雕云纹长方印章------价格:RMB日期:
薄意雕田黄石价格:RMB日期:
近代薄意雕“福禄寿”田黄随----价格:RMB日期:
田黄薄意雕福海寿山纹印章------价格:RMB日期:
而另一个业界闻名的堂号“华郦馆”,部分藏品甚至有二十年以上的收藏历史,在去年集中释出收益不菲,田黄成为其中收获大的投资。他们的成功始终是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他们对于收藏始终保持精准投资、耐心持有的态度也值得借鉴学习。
温润凝腻、色泽瑰丽、萝卜丝隐现、手感尤佳,田黄可谓天生丽质。作为全世界的产地——福建寿山溪流域,田黄从被发现起就以高贵著称,被尊为“石中之帝”,明、清时期它被视作贡品献入皇宫,雕刻成印章、摆件等。尤其是乾隆皇帝,极为喜爱收藏田黄,也因此,田黄被捧上了政治舞台。据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
伴随着一路上扬的走势和国内艺术市场的火热,田黄原石在2006年底价格达到了历史高,精品价格达到每克4000元,普通品的价格平均也有每克1000元。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4089.28万元成交,位居历年田黄石拍卖TOP10首位。这件田黄纸镇刻有“玉旋”款,为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雕刻大师杨玉璇的作品。同为杨玉璇作品的还有排在第六名的拍品“明末清初田黄冻达摩面壁像”,于2010年5月16日由中国嘉德以1568万元拍出。
完白山人就是邓石如(1743~1805),中国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怀宁(今属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清代中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碑学的兴起冲击和改变了清初帖学一统天下的颓弱之势,书坛呈现出奇姿异态的繁荣景象。此时崇尚碑学的书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成为碑学实践范例的是邓石如。他的出现,标志着碑学派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魏晋南北朝碑以至汉碑等的成熟,碑学通过广泛地吸收传统营养,融会贯通,已经创造出自己的碑派面目。完白山人于田黄石提款,此件作品真正是价值连城了。
该田黄印章是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的一种,四面满工雕刻山水、人物故事,刻雕工艺繁复而不失细腻,线条流畅婉转,刻画工艺传神,雕刻中的细腻处理,尤为精绝,全凭修炼深厚的刀技功力,完美无缺的雕刻工艺,堪称田黄瑰宝。由于兼具材质美和艺术美,此方章是近年难得一见的田黄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观赏、投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