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需要联系:
关于Z9-30橡胶止水带的断面选择,我们拟定不同的Z9-30橡胶止水带的半圆外径R,半圆数n,根据弹性理论分析计算其相应的位移柔度比毫现表1) o
在周边缝Z9-30橡胶止水带下设置橡胶棒可增加对波形止水带的支撑作用,减少反复变
形对表层止水的破坏,保证Z9-30橡胶止水带止水效果。其直径的选择需保证橡胶棒在大变位条件下不被挤入缝中。根据试验计算分析,选择·50 m m的橡胶棒,在张开变位30 m m的情况下,它可承受的大水压为2.0 M Pa,可满足工程要求。
芹山水电站大坝周边缝止水结构的研究,结合和应用了国家“九五”攻关和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高水头大变位面板坝止水结构研究的科研成果。面板堆石坝周边缝取消中间止水带采用表层Z9-30橡胶止水带的止水结构在国内外还是首创。只有通过系统的试验,对各种止水结构的作用、优缺点有较深刻的认识,因地制宜,选择较好的止水结构,才能保证止水的安全性。
- 传统的防水设计,当防水板某个点出现破损后,地下水会顺线路纵坡流动,导致整个隧道二衬表面多处渗水,无法准确确定防水板的破损点,注浆修补范围大,材料浪费多。分区防水设计,采用Z9-30橡胶止水带将防水区域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分区。如果防水板出现破损,该系统可将渗漏范围限制在某一个分区范围内。与常规防水系统相比而言,分区防水系统可将防水板的破损点锁定在一个小的分区范围进行压浆修补,而不会影响到其它分区。分区防水的每个分区都预埋有注浆管,以备受损时进行注浆修补,恢复防水效果,此种修补方式避免了在二衬硷表面钻孔压浆或开槽埋管进行修补的做法,有效的保护了二衬硷的外观效果。
分区防水主要是利用Z9-30橡胶止水带将水隔断,使整个防水系统形成若干个分区,因此止水带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分区的效果,Z9-30橡胶止水带与防水板之间的焊接必须牢固密闭,与施工缝的相对位置准确,以达到良好的分区效果。
-寨头隧道施工时将每次二衬施工长度作为一个分区,出口明洞长5 m在明暗交接处(K74+760)用Z9-30橡胶止水带分隔成一个分区。施工后该段明洞CK74+760 ^-K74+765)左洞左侧二衬发生渗漏,由于K74+760处Z9-30橡胶止水带将水隔断,渗水面积未顺坡扩散,被控制在K74+760 ^-K74+765分区以内,渗水面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于渗水点仅发生在明洞范围以内,很容易分析出渗漏是由于明洞回填施工时将防水板破坏而导致。若用传统的防水方式,该段渗水必然会顺坡扩散而导致二衬硷表面渗水点增多,渗水范围增大,且无法准确确定防水板破损的位置。针对以上分区渗漏的情况制定了如下压浆修补方案进行修补:
Z9-30橡胶止水带在隧道初期支护后的轮廓规整时容易安装,但在隧道顶部衬砌混凝土浇筑比较困难,Z9-30橡胶止水带周围混凝土的密实性不易保证。特别是当隧道超挖时,Z9-30橡胶止水带的防水效果更是无法保证。
造成常规Z9-30橡胶止水带周围不密实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干缩和端头模板漏浆。前者在混凝土浇注时,混合料与Z9-30橡胶止水带虽然紧密接触,但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会产生一定量的干缩,使Z9-30橡胶止水带与其周围混凝土的界而出现间隙,此间隙便为渗水提供了外渗的通道。特别是在Z9-30橡胶止水带固定钢筋的周围,这种间隙更大,渗水更容易绕过Z9-30橡胶止水带;后者则由于衬砌端头模板构造复杂,一些隧道衬砌的端头模板由木板拼装而成,端头模板在Z9-30橡胶止水带两侧不够严实,混凝土浇注时容易漏浆,使Z9-30橡胶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不密实,导致隧道建成后渗水绕过Z9-30橡胶止水带从混凝土中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