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为南昌瓷板画写一部历史,有一个人像邓碧珊一样无法绕过,那就是冯杰的师傅杨厚兴。追根扬州工艺美术集团,杨厚兴还是从梁兑石的丽泽轩瓷庄里培养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南昌瓷艺人联合成立南昌市瓷像合作小组,1956年转为南昌市瓷像合作小组,后成立南昌市工艺美术厂。杨厚兴在厂里带了不少年轻人,冯杰是后来成就高的一名。
说到“珠山八友”与瓷板画的关系,陶丰先生介绍道:晚清至民国期间,江西景德镇汇集了一拨擅长瓷板画的高手。戊辰年(1928年),一名客商到景德镇预订瓷板画,艺人王琦等每人各作了一幅瓷板画,引得客商拍案叫绝,于是跟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后来,他们几个人干脆就成立一个研究团体性质的瓷艺社,取名“月圆会”,相约每月聚合,以画会友,切磋画艺。
鱼藻瓷板画怎么出手,咨询电话:(胡经理)
鱼藻瓷板画近几年成交记录:
民国·毕伯涛绘花鸟四季花卉---成交价:551万 成交日期:
民国王琦达摩渡江瓷板画成交价:414万 成交日期:
民国王步青花红彩‘苏频尊者---成交价:419万 成交日期:
民国王琦达摩渡江瓷板画成交价:437万 成交日期:
青花鱼藻纹天字罐成交价:475万 成交日期:
和田白玉九龙玉玺成交价:589万 成交日期:
邓碧珊粉彩鱼藻图挂屏成交价:228万 成交日期:
颜料也是一样,现在瓷上肖像画所用的颜料仍被称为“新彩”、“洋彩”,就是因为初是从国外进口而非本土生产的。这些颜料大的好处是色彩丰富,使用方便。不仅不像粉彩那样烧之前看不出是红是绿,而且可以反复上色反复烧制,非常适合对细节要求较高、常常需要局部调整的瓷上肖像画创作。可以说,没有这些颜料的“偶然”传入,今日的瓷上肖像画的颜色可能就会单调很多。
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故事还要从一百年前说起。1910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波阳县开设了饶州瓷厂,厂内附设一所陶业专门学校:中国陶业学堂。这所后来影响深远的学校采用新式教学方法,重视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延请国内名家的同时,也聘请从日本、美国留学归来的青年教授素描、油画、雕塑等西方艺术。怀着对陶瓷业的信心和实业报国的理想,学校创办者立志培养新式人才以改良中国陶业。
有意味的是,近几年,南昌瓷板画又悄悄火了起来。冯杰、王跃林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作品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连带着年轻一辈的作品也水涨船高。然而,将瓷上肖像画作为老人遗像摆放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今天的瓷上肖像画,更多地是以收藏品的身份受到关注。这于艺术家来说是件好事,于产业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挑战。
两年后,邓碧珊来到景德镇,将他的瓷上肖像画技法传于另一位瓷绘大家王琦。后来,邓碧珊将主要精力转向鱼藻及花鸟为内容的瓷绘,王琦则把瓷上肖像画技巧进一步丰富,成为瓷上肖像画的代表人物之一。王琦也是后世公认影响大的绘瓷名家,1928年,在他的倡导下,包括邓碧珊、汪野亭在内的若干绘瓷大家成立了“月圆会”,他们深植于中国文人画传统,融会中西、各有擅长,人称“珠山八友”。珠山八友虽然不都画瓷上肖像画,但他们都精于瓷板画,而且相互影响、相互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