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古钱币一般人没有,普通藏家也收藏不起!
古钱币,我国历史上唯一一种由皇帝亲自策划、亲笔御书的钱币——北宋“淳化元宝”黄金钱币昨日亮相沈阳金融博物馆。该金币由宋太宗赵光义设计。钱币充满传奇色彩,与宋代开国初期的皇位传承和军事斗争密切相关。 1988年,该钱出土时曾遭倒卖,一枚金币可换一辆豪华轿车,其珍贵程度令人咋舌。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一两大云一枚,北京诚轩2013年春拍-机制币专场成交价格: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户部天津造币总厂试铸,纯金铸造,光边大云版,光泽完美,品相上乘。PCGS SP58金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津造币总厂试制“大清金币”,币面镌帝号及岁次“光绪丙午年”造,次年再造岁次改丁未(1907年)的金币,这是中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制作的金币,也是清代唯一的一次。
然而,由于朝廷对近代货币学的认识非常有限,币制争议没有结论,使清政府在“圆两之争”与“金本位”、“银本位”的各种主张间举棋不定。随着银价逐渐回升,光绪三十一年时已等于庚子赔款的基准,随后继续攀升,中国在庚子赔款的偿付上还有所“镑盈”,清政府改革的动力大不如前,加上之前朝中重臣张之洞等的反对,清政府自然就失去了推行金本位的兴趣。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兩样币,NGC鉴定MS63,为NGC目前大清金币丁未一两评分第一名,埃及国王法鲁克旧藏,目前亚高收藏,价格估计150万元人民币。SBP2011年8月香港夏拍第70003号拍品,也是此次拍卖会图录封面一号藏品。作为集珍稀度、好品相为一体的珍稀钱币,它“流传有序”递藏历史同样引人关注。
山东省造民国15年黼黻图背嘉禾贰拾圆金币是民国时期屈指可数的由天津造币总厂打制的金币试样,也是民国时期唯一一种铸有地名省份的金币,赤金打制,工艺精湛。由于金币的文献资料非常缺乏,再加上山东当时没有造币厂,而此金币工艺又十分精美,形制与民国15年龙凤二角、壹角大致相同,以此推断黼黻图案应该是使用同一冲模制作,出自天津造币厂的可能性非常高。
据查阅资料,“龙凤银币”图案原先是作为民国国徽而设计的。 1912年5月由鲁迅,许寿裳(季市)、钱稻孙同拟民国国徽图案,三人共同研究设计了一幅古为今用的“十二章图案” 。“十二章图案”意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粉米、黼、黻。其内含解释为:“......上见古书,其源亦远汉唐以来,说经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黼取其断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赅备,从其说,相度其宜,会合错综,拟为中华民国徽识。由于设计图案新颖,被天津造币总厂用作银币图案,方有“龙凤银币”问世。
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签字版金制金制样币,由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有意大利雕刻师L.GIORGI签名。L.GIORGI曾在1910-1920年间,服务于天津造币厂,担任首席设计师及总雕刻师。因此,天津造币总厂铸造之人像币,如袁世凯像共和、飞龙币均有部分“L.GIORGI”签字版银质样币存世,但是,签字版之金质样币则甚为罕见,目前所知含此枚存世不超过三枚,均为国际知名收藏家秘藏,目前国内公、私立博物馆及私人均无收藏纪录。
中国机制银币的币制单位问题,在其开制之初即已产生。在广东设局造币获得成功后,就有人主张中国龙银应以传统计重单位的「两」来结算,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底京城拟筹备设立银圆局,当时军机处及户部致电各省询问主币龙银重量应重若干。随后,总局按照袁世凯指示进行一两银币的生产,并委托日本正金银行任办模具。「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金币」为机制原模后铸,但字体刻划却不失铁画银钩、浑然天成的感觉,而龙身以及龙麟刻划刻划细腻且精美大气,是为藏家值得收藏的珍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