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号)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时代。永乐朝前后期瓷器质量发生很大变化,永乐早期制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后期,而后期制品则与宣德早期相接。
一件永乐青花大盘,扬州藏友花100万多元人民币,从国外竞拍获得,转手之后,又以350万元的高价轻松售出。历史上有“永宣不分家”之说,明永乐宣德期间生产的青花瓷器素来独领风骚饱受亲睐。
陕西西安私下交易古董永乐青花瓷的公司,咨询电话:(李经理)
永乐青花瓷近几年成交记录:
明永乐青花荔枝纹抱月瓶成交价:548万 成交日期: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成交价:472万 成交日期:
清康熙青花松竹梅纹大画缸-----成交价:559万 成交日期:
青花瓷山水镜片设色纸本成交价:571万 成交日期:
明永乐青花内外底龙戏珠纹棱---成交价:488万 成交日期:
明永乐青花荔枝纹抱月瓶成交价:271万 成交日期:
杨柳岸浮筒-成交价:147万 成交日期:
本公司征集的此件永乐青花大盘,胎体较大,宏硕端庄。其内里的典雅清秀及外在的宏大气魄体现无疑。并且器形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学习外域工艺,都不是一般的模仿,而是借鉴中加以创造,这样不仅适应了宫廷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继承传统器物的造型,极富历史韵味。胎体,使用的是皇家专用的高岭土,质地细腻,白度很高,透光度强,成型的稳定性极好。
永乐时期的青花到了万曆朝即“为贵”,以看出其珍稀。经过分析,“苏麻离青”是一种优质钴料,其大特点是含铁量较高,呈色极好。
所绘青花缠枝花卉或折枝花纹均为永乐时期比较常见的青花纹饰,盘内纹饰分为三层,盘心绘十二朵缠枝花卉纹,枝叶翻卷;内壁装饰牡丹、菊花等。外壁装饰牡丹、菊花等十二朵折枝花。花卉填色习惯用小笔触,色阶分明。纹饰浓淡自然,缠枝花卉条优美流畅,因用苏料而产生晕散,使线条呈毛茸茸状,增添了柔和绵软之感,侧面看去,可见铁锈斑的下凹痕迹。
今年春拍,香港苏富比瓷器相关门类推出三大专场,总成交额高达8.04亿港元。但其中两大专场均为单品专场。其常设的“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获得3.76亿港元成交额,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以4828万港元问鼎,彰显明代精品实力。紧随其后的“清乾隆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拍出4156万港元的价格,有趣的是一件“清雍正斗彩鸡缸杯”以3316万港元位居第三位,再次印证清代宫廷仿制瓷器的高超技艺。而位居其后的清乾隆粉彩和明宣德青花均为各时期重要瓷器品种,千余万港元的价格也以见得中级藏家的购买实力。
纹饰绘製自然晕散,青花发色极富层次,蓝色线条看起来美丽娇艳,由于铁的氧化物熔点低,对胎体有轻微的腐蚀作用,因此可以看到深入胎骨的印迹,看起来十分悦目。而其所选的青花钴料极富特色,为典型的“苏麻离青”。“苏麻离青”是一种当时由国外进口的钴料,早可见于明代万曆年间王世懋的《窥天外乘》一书,其中提到:“我朝则专设于浮染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实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2015年6月7日晚上8:00,上海古玩2015春季拍卖会“大明·格古”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共推出85件拍品。其中,明永乐青花轮花绶带耳葫芦扁瓶以450万元落槌,终以517.5万元成交。此前估价: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