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通宝四体文钱是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铸造的。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铸造过至元通宝钱,但只有汉、蒙两体至折三共六品。而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其四体文钱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据史书记载,“至元通宝”版别众多,大小不等,钱文有汉文和巴思巴文两种,由于铸期仅有数月,故而遗存不多。我的这枚“至元通宝”为汉文钱,直径2.5厘米,郭细肉厚,穿孔适中,外观古拙陈旧,铜质粗糙坚硬,风格质朴庄重,正面钱文为楷书“至元通宝”,字体工整挺拔、浑厚有力。此钱虽然...
2018年至元通宝成交记录,咨询电话:(蔡经理)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公司近几年对至元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至通宝钱范--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价格:RMB日期:
八思巴文至通宝折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至元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至通宝”一枚价格:RMB日期:
八思巴文“至通宝”折价格:RMB日期:
八思巴文至通宝折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八思巴文折价格:RMB日期:
至通宝四文币价格:RMB日期:
事实上,关于这种钱的用途,历来钱币学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镇库钱,也有人认为是供养钱,也有认为是纪念币。一般认为:背穿上下为八思巴文“至治”两字,是元世祖时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文字母创造的一种文字;穿右是察合台文“通”字,也称突厥文;穿左为西夏文“宝”字,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造的文字。
八思巴文,是元代八思巴所创制的拼音文字,共有四十一个字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字数只有一千多个,至元六年八思巴文作为国字颁行全国后,推广受阻,虽然元廷屡次下令用八思巴文“译写一切文字”,但民间还是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终还是主要应用于文件。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死文字”。但我们今天仍能在各种八思巴文钱币及其他元代文物上见到它。元代主要流通纸币,铸钱比其他朝代都少,且多以汉文钱为主,但也用八思巴文铸过有限的几种钱币。“至元通宝”上铸用八思巴文,是其一种。此币穿上穿下的文字为“八思巴文”,很难识别。
泉家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背穿上下为八思巴文“至治”两字,是元世祖时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文字母创造的一种文字;穿右是察合台文“通”字,也称突厥文;穿左为西夏文“宝”字,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造的文字。但也有专家认为其“穿上为蒙文,穿下为女真文,穿右为回文,穿左为西夏文,按上下右左顺序,也应该是‘至元通宝’四字”。更有学者专家经过长期研究考证,认为该钱其少数民族文字的一面应为正面,汉文楷书一面应为反面。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大庆元年(1036),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称为蕃书或蕃文;单纯字较少,合成字占绝大多数。
至元通宝四体文钱是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铸造的。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铸造过至元通宝钱,但只有汉、蒙两体至折三共六品。而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其四体文钱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该钱直径45毫米、厚2.5毫米,重24克,历经600多年仍保存完好,可见老旧包浆,遍体红锈夹有绿锈,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