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瓷的持续受宠,盖因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雍正承上(康)启下(乾),整顿吏治,使清朝出现了一个国强民富的时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清三代的许多瓷器精品在拥有历史价值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拍场看,近十年来创高价成交的官窑瓷器,绝大部分都出自清代官窑。此外,高古瓷器因鉴定赏析困难导致的曲高和寡,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清三代瓷的走好。
瓷器的演变代表了人们对丰富生活的追求,从颜色单一、质地粗糙的生活用品逐渐演变成青花、五彩等观赏器物,彩瓷不仅有艳丽的外表,其图案内容常常能反映更深层的意义,也使瓷器不仅作为器物存在而加入了更深的情感诉求。中国人对美好寓意的追求以及物以稀为贵的普世规律,使得彩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拍卖纪录,2014年春拍大明成化鸡缸杯的2.8亿元拍价并非偶然。
清雍正粉彩瓷器碗的拍卖价格究竟是多少,咨询电话:(袁经理)
清雍正粉彩瓷器碗近几年成交记录:
清雍正粉彩团花蝴蝶纹碗一-----成交价:574万 成交日期:
粉彩福寿双全纹盘成交价:551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粉彩暗花龙纹「三人」---成交价:258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成交价:266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盌-----成交价:458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纹大盘---成交价:598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成交价:234万 成交日期:
说起美,瓷器的美让人爱不释手,而创烧于清代的粉彩瓷器更是以共同的美征服了所有人,赢得了前史的瞩目。在瓷器国际中,粉彩是仅有能撼动青花霸主位置的瓷器,因为粉彩的颜色丰富、色彩浓艳柔软,做工精巧,自面世后,立即变成清朝皇室的新宠。
粉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昌盛于雍正、乾隆期间,特别以雍正一朝制造的粉彩瓷器为精巧,外型、彩绘技法、纹饰图画等方面皆到达空前的水平。
在清三代瓷器中,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到达鼎盛,《陶雅》中称誉“粉彩以雍正朝美,,后无来者,鲜艳耀眼”。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厚多变,色泽亮堂柔丽,彩料浓淡天然,粉质感强,新鲜灿烂,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二十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考究彩料的层次改变,画面粉润柔软,杰出画面的阴阳浓淡,赋有立体感。以传统题材为主,盛行缠枝花卉纹、花鸟纹、人物纹、山水纹等图画,规划不满密,显得意境悠远。画面高雅宜人,装饰手法多样,工艺精湛为其他时代粉彩所不能比拟。
与香港市场上拍出的高价瓷器以“小巧玲珑”为贵相比,内地市场上的高价拍品更多倾向于“高大浑厚”的大器。如在北京翰海春拍中,收藏家马未都以2408万元高价购得一件清乾隆“粉彩霁蓝釉描金花卉大瓶”。提到购买的原因,马未都认为这件瓷器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圆明园遗物,其二是器型罕见。并且专家一致认定这件大瓶应为乾隆早期由官窑厂所制具有创新意义的大器。
粉彩虽始创于康熙晚期,但成功于雍正朝。五彩与粉彩虽有“硬”、“软”之别,但都是继承明代五彩而继续发展的彩瓷,是清代瓷器的一个新成就。由于粉彩(将五彩的各种色彩加入一种白色彩料玻璃白)的出现,改变了色料的性能,因而绘瓷工人利用渲染手法,绘出比五彩更为、真实,色彩更加丰富的画面,因此粉彩堪称我国传统彩瓷中瑰丽的晚霞。
专家介绍,当时的工匠对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线条的制作都非常讲究,从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辉煌。而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它的地釉质量好,无论白度还是透明度都超过了明代永乐的白釉。粉彩颜料除红、黑二色外,其他颜色在烧之前无法区别,颜料配制后必须进行试烧,合乎要求后才能正式彩绘,经低温彩烧后,色彩微微凸出釉面,彩面具有晶莹的光泽,有的粉彩纹饰的边际还显现出彩虹般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