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在日本福冈县饭冢市立岩堀田的瓮棺墓了一面汉镜,其铭文与西汉时期的铭文镜基本相同:“日有熹,月有富,乐毋事,常得,美人会,芋瑟侍,贾市程,万物平,老复丁,死复生,醉不知,酲旦星(醒)”。另外,1978年11月,在阿富汗席巴尔甘(Sibrkand)贵霜早期三号墓中,也了铭文基本相同的中国汉代铜镜,这是汉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又一证据。
丰富的社会文化意蕴
2018年唐代宝相纹铜镜去哪里收购,规模大的唐代宝相纹铜镜快速收购公司
本公司近几年对唐代宝相纹铜镜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羊”半圆方枚镜价格:RMB日期:
武平县铜制官印、印匣价格:RMB日期:
瑞兽葡萄纹镜价格:RMB日期:
龚心钊旧藏银质酒器一组价格:RMB日期:
武平县铜制官印、印匣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唐代宝相纹铜镜市场成交的价格:
海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战国喜鹊镜价格:RMB日期:
“青羊”半圆方枚镜价格:RMB日期:
瑞兽葡萄纹镜价格:RMB日期:
宁壶价格:RMB日期:
古代铜镜除了高超的艺术性外,还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在铸造工艺、合金配比等方面都值得琢磨和研究。除了那精美的铸帛工艺和纹饰令人赞美之外,防锈工艺之精妙也深受推崇:即使深埋地下数千年,至今仍不锈蚀,着实是个不解之谜。据介绍,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制作铜镜的合金比例:“金锡半谓之鉴隧之齐”,即铜50%、锡50%。近代学者使用科学的分析手段,发现各种铜镜的合金成分因其出产地域和时代的不同,铜和锡的比例有很大的差异。从战国开始,铜镜合金中普遍含有铅,铅加入合金后,提高了铜镜铸造质量。《淮南子修务训》中也有明确记载:“明镜之始下型,朦然而未见形容,及其扢以玄锡,摩以白旃,须眉微毫可得而察。”《吕氏春秋达郁》中更有早先秦两汉时,人们是用白毡蘸着“玄锡”来磨镜开光的记载,汉镜就曾有“和以银锡清且明”、“和以玄锡清而明”的铭文。
铜镜是一部中国历史的镜像
今天,现古学根据这些埋藏在古代墓葬中的铜镜纹饰的不同时代特征,为墓葬的断代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铜镜又成为考古断代的标识。
青铜镜被使用了近4,000年,它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饰容的用途,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譬如人们常说的“破镜重圆”、“明镜高悬”、“以史为鉴”(古书“鉴”与“镜”常互通)等等,都反映出铜镜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铜镜除了作为照面饰容的工具之外,更浓缩着文化,见证着历史,默默记录着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波澜起伏。
5、中外交流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