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居第三的是北京翰海2009年11月10日拍出的两件一组的汉代跽坐吏玉灯、盘,高8.5厘米,拍前估价250万至280万元,以604.8万元成交,创造内地高古玉器拍卖纪录。此件玉器被行家誉为“是迄今考古发掘和传世遗存的仅见的玉雕灯俑”、“是汉代‘八刀法’的典范之作”,使用和田玉料雕成,雕刻工艺精简传神。
日用器传世的有奁、洗、卮、灯、耳杯等,但真伪难以鉴定。的器类有高杯、角形杯、带托高杯、盒、枕、带钩、印章等。其中高杯共出2件,一件为素面,另一件杯身饰谷纹和勾连云纹。角形杯、带托高玉杯和玉盒为西汉南越王墓所出。带托高玉杯由高玉杯、杯托和承盘3部分组成,杯身饰谷纹、花瓣纹等,杯托中的玉垫为透雕6瓣形,这是已发现的构造为精致、复杂的玉杯。玉盒为圆形,饰浅浮雕和线刻花纹,盒盖上有桥纽活环。汉代玉枕有用长方形玉版镶拼而成的,也有用整块玉料雕成的。东汉中山王刘焉墓所出的玉枕,用整块青玉雕成,枕面及两侧浅刻阴线变形云纹,重达13.8千克。玉带钩不少,工艺水平较高的有南越王墓的龙虎并体带钩和龙虎合体带钩。前者透雕,钩首为虎头,钩末为龙首,龙虎双体并列,龙首、虎爪共托一环;后者作龙虎合体形,通体由7截玉料雕琢而成,以铁条贯穿成形。
汉代玉琮想收购有人要吗,汉代玉琮要收购哪里好
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为产于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黄色,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除少数作圆筒状外,多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琮体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中接处常留有两层。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四组,随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数组饰于琮上。部分玉琮在主体兽面纹外,用细阴纹刻细“神人”图形和云纹,阴线用利石刻划而成,线条坚挺。浙江杭州反山遗址的神兽纹玉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
价格排名第二的是一件西汉高玉杯,高16厘米,原是英国私人收藏家StephenJunkunc三世旧藏之物,2006年9月纽约佳士得秋拍时估50万至60万美元,被英国伦敦知名古董商埃斯肯纳兹(Eskenazi)以85.6万美元竞得,当年创造了中国高古玉的高成交纪录。这件玉杯在图录中被称为玉觚,玉色略发灰绿,“上丰下敛,杯身纹饰分三层,雕饰云纹、网纹等,杯口嵌饰金银圈口”,是秦汉魏晋时期的典型玉杯造型,陕西秦阿房官遗址、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广东南越王赵昧墓等多地均有类似品,高度多在10至20厘米间,还见有带把、带盖者,杯身也分光素和纹饰两类,杯口、杯身、高也分镶金口、金边、嵌高等几类,白玉、青白玉多见,黄玉杯较少。杯身纹饰常见几何纹、柿蒂纹、勾连云纹、勾连涡纹、谷纹、卷云纹、兽面纹等。
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发达,与传世的数量多。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的玉器继承了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礼仪性的玉器(所谓“瑞玉”)较前汉代玉器减少,组成佩饰的各种佩玉在种类上趋于简化,用于丧葬的玉器显著增加,玉制的日用品和装饰品也有较大的发展。在雕琢工艺方面,圆雕、高浮雕、透雕的玉器和镶玉器物较前增多。纹饰的风格由以抽象为主转向以写实为主,一些像生类玉器也有了现实感和生命力,形神能巧妙地结合于一体,这些都为先秦玉器所不及。
琮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筒状物,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于祭地的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琮的外型状似笔筒,外型方内洞圆,至乾隆皇帝时期时都还无人晓得用途,乾隆自行考证认为是古人搬运重物用的配重品,还自行取名“杠头”并加装铜内胆作为笔筒和宫廷插花花瓶,直到乾隆去世90多年后才考证出是礼器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