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收藏环境和文化理念的影响,在张慧看来,国内收藏热的兴起是近20年的事情,与国外上百年成体系的收藏相比,国内收藏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外的收藏家青睐的藏品种类是历史和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高古玉。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战汉时期的精品,是国际投资者梦寐以求的藏品,尤其以战汉玉器的价格高。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运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调整收藏和投资理念,将重点转向高古玉收藏,带动拍卖行的积极性,推动古玉、高古玉拍卖市场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日前,新石器时期玉器精品在中国古代神玉展举行,这是中国艺术馆首次推出“古代玉器专题”的展出。此次展出包括璧、琮、玉镯、锥形玉器、吸玉带及环等玉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玉器。展览的举办,让人联想到艺术品市场中的玉器收藏与拍卖。
四龙首玉镯鉴定找谁帮您解忧,四龙首玉镯应该如何才能成交
新玉玩的是料,古玉藏的是魂
在艺术品投资领域,玉器一直拥有热烈的氛围。在国际拍场上,佳士得上拍的高古玉器数量多。北京瀚海、北京保利等内地拍卖公司也常年持续推出玉器类拍品。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古董珍玩夜场,一件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以9085万元成交;一件乾隆“太上皇帝”圆玺以6800万元起拍,并以1.61亿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玉器的价格虽进入了亿元时代,但其鉴定难度亦加大,在收藏市场火爆的今天,藏家应如何辨别玉器的真假?玉器收藏将何去何从?
张慧同时提醒古玉收藏和投资者,一定要学会区分和选择拍卖行。“中小型拍卖行多如牛毛,大多数都不是靠拍品成交收取佣金,而是收取前端的图录费和鉴定费,一场拍卖1000多件拍品,光图录费就能收个上百万。这类小拍没有稳定的客户群体,拍卖现场基本上都是卖家和托儿,真正能够成交的极为稀少。这种业态如果长期存在,无论是对于正规的拍卖行还是民间收藏而言,都将是毒瘤。”
玩过古玉的人大多认为,古玉“看不懂”,收藏难度高,在收藏界流传着买古玉不如买新玉一说。“目前收藏热席卷全国,民间藏友估计有8000万,但其中真正懂得藏品鉴定的,少之又少。因此,古玉投资和收藏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投资者往往会投资鉴定难度较小、玉质又好的明清玉器和现代玉器。实际上,这个阶段的玉器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是根本无法和高古玉相比的,新玉玩的是料,古玉藏的是魂!”张慧说。
价值无法用金钱估量
“有价玉无价”,这句话撩动了无数藏家的神经。古玉蕴藏的价值自古以来就很高。张慧认为:“古玉是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很难用固定的市场价格来对号入座。但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任何艺术品只要进入流通领域,一定会有交易价格,古玉也不例外。很多收藏家将国内外古玉拍卖图录的成交价格作为古玉的市场价,这是片面的,因为拍卖价格是竞价的结果,不能作为古玉市场价判断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