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我在一个废品收购站淘宝时,无意中在一本泛黄的书籍中发现了一张民国时期的火车票。这张火车票右侧繁体写着“中华民国国有铁路北宁线”;此票显示的是从“锦县至秦皇岛”,等级为“三等”,票价为“三元零五分”;左侧写的是“当日可用过期作废”及“不准转借他人”字样。我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发现这张火车票没有印座位号。
经查,民国时期,铁路客车车厢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头等车、二等车、三等车。这是法定车厢,一般每趟车都会加挂。头等车一般是政府要员、大商人、社会名流坐的。座位为软座,铺着地毯,化妆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并且一般带有卧铺车;二等车的乘客主要是政府低级职员、白领和小商人等。
2018年山鬼花钱价格记录,山鬼花钱品相不好还有人要吗
山鬼花钱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山鬼雷局”背太上老君咒语---价格:289万 日期:
清“山鬼”背“八卦”花钱-----价格:414万 日期:
清“山鬼”背“八卦”花钱一---价格:557万 日期:
清“咸丰通宝”背山鬼花钱-----价格:511万 日期:
清“咸丰通宝”背山鬼花钱-----价格:237万 日期:
十二生肖背八卦图花钱二枚-----价格:577万 日期:
“山鬼雷局”背太上老君咒语---价格:295万 日期:
座位也是软座,设备较头等车略差。有单纯的座车,也有附带卧铺功能的座车。后者白天是座位,晚上长椅为下铺,靠背支起当上铺;三等车的乘客更加广泛,全是硬座车,车座为木质硬座。以上三种车厢,全都是“无座”的,车票票面上只有发到站、票价、车厢等级等信息,没有座位号。所有乘客都是上车找座位,没有对号入座的说法。
巴金在《平津道上》就描述了从天津坐火车到北平的情况。他买了一张三等车票,“三等车厢里的拥挤,简直使人想象不到。一开门就只看见到处是人头。”他提着大藤箱,走过了一节又一节车厢,每看到一个空座,刚要坐,立即有人阻拦说:“这里有人”。一直走到最后一节车厢,才总算找到一个位子。
那时候,乘车的顺序是买票、候车、检票、上车找座。因为没有对号入座制度,整个过程都是争先恐后,熙熙攘攘的场景。那时也没有预售票制度,火车票都是现买。三种车厢的售票窗口是分开的,一般头等、二等售票窗口人不多,三等车售票窗口则是人山人海。检票上车的时候,还要懂“潜规则”。当你排着长队等待检票,快轮到你时,突然听到检票员大喊:“客满了,停止检票”。此时常出门的旅客并不慌张,只要上前递上车票时顺便递上一张,检票员立即放行。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31个教师节。每到这个节日,我都会收到我的学生们送来的祝福。孩子们送给我的一套《乡村女教师》邮票,让我这个曾经的乡村女教师特别有共鸣。
这套邮票共四枚,发行于1975年3月8日,是新中国邮票史上首次出现乡村女教师的形象。第一枚邮票为《认真看书学习》,年轻的女教师正在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人民日报》,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墙上贴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桌上放着地球仪;第二枚邮票为《巡回教学》,乡村女教师深入牧区为牧童上课,背景是碧绿的草原、弯弯的小河和高压电线;第三枚邮票为《开门办学》,乡村女教师正微笑着看小学生打算盘,背景是磅秤和粮食;第四枚邮票为《水上小学》,女教师正在船上给小学生上课,背景是碧蓝的湖水和停泊的船只。整套邮票主题鲜明,色彩绚丽,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