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育肥适应鲁西黄牛的习性,减少了环境变化对它的刺激,从而提高了采食量、饮水量;提高了日增重和胴体品质。
1、育肥前驱虫
由于肉牛采食粗饲料、牧草等而经常接触地面,因此,消化道内易感染各种线虫,体外也易感染虱、螨、蜱、蝇蛆等寄生虫。牛的机体轻度到中度感染寄生虫后,饲料的转化率受到影响,主要是食欲降低和吸收的蛋白质及能量利用率降低,胴体的质量和增重效果也有下降,进而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肉牛在育肥前必须对牛只进行驱虫。
驱虫药物可以选择球虫净等抗寄生虫药物,将药物压成碎末,并均匀地拌在饲料里。驱虫应选在肉牛空腹时进行,投药前好停食数小时,只给饮水,以利于药物,吸收提高药效。驱虫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进行,牛在第2天白天排出虫体,便于收集处理。驱虫后,肉牛应隔离饲养2星期,对其粪便消毒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育肥期饲料配制
育肥期的肉牛以青贮饲料喂养为主,加少许的青干草和精料进行育肥,要注意青贮饲料的品质,发霉变质的青贮料不能喂牛,因为青贮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低,只有2%左右,所以必须与蛋白质饲料如棉粕等搭配。
棉粕是提取棉籽油后的副产品,一般含有32~37%的粗蛋白质,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均较低,分别为1.48%和0.54%,,达3.6~3.8%。棉籽饼粕在瘤胃内降解速度较慢,是肉牛良好的蛋白质饲料来源。
除了增加棉粕的用量,每天必不可少的还有肉牛吃惯了的玉米粉和麦麸。棉粕,玉米粉,麸皮统称为精料,精料的比例为棉粕60%,玉米粉25%,麸皮15%。
肉牛刚入栏的15天为适应期,这一时期主要为了让牛熟悉新的环境,适应新的草料条件,消除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应激反应,恢复牛的体力和体重。日量以较好的粗料为主,不喂或少喂精料,随着牛只体力的恢复,逐渐增加精料,精粗料的比例为30:70;过度期20天后,日粮中的精料比例由30%增加到60%,粗料比例由70%降低到40%,这个时期的任务主要是让牛逐步适应精料型日粮,;催肥期30至40天,日粮中精料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到70%至85%,精料由40%降到15%至30%,这个时期的日增重可以达到两到三斤。为了让牛能把大量精料吃掉,这一时期可以增加饲喂次数,同时增加饮水的次数。每一次给料之后,大约半小时左右,要将水槽打扫干净,更换新的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