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周围有九个汉字“广东省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比当时流行的鹰洋重一分五厘;背面为蟠龙花纹及英文,通称“龙洋”。
开始时曾委托汇丰银行代铸,并定出铸币章程,规定它的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分为五等:每元重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则三钱六分,减配八六成足银;再次则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种,均减配八成足银。又把后四种分别称为“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这五等即是后来通称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银币。起初仅在广东、福建、天津等处流通,后来四开及八开盛行于上海,这是中国自铸近代银元的开始。
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七钱二分一说由此而来。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寿字双龙银币有两种版式,即直径为45毫米的库平重一两银币和直径为39毫米的库平七钱二的银币,两种版式的银币设计风格一样,但是在细节上有很多区别。本品为库平七钱二的版式,由于广东省当时铸造此币的目的是奉献清廷以祝慈禧太后万寿,所以铸额不大,大多奉献给清廷或赠于当时的达官显贵,见于民间流通的很少。该银币正面珠圈外上端镌刻“广东省造”四字,下端镌刻楷书“库平七钱二”五字,左右两侧各镌有一蝙蝠图案,珠圈内铸有“光绪元宝”四字。银币背面珠圈外铸双龙戏珠图案,珠圈内铸一圆形“寿”字。银币设计极富特色,正面两侧所铸的一对蝙蝠图案寓意吉祥。因蝙蝠的“蝠”字与“福”字谐音,在币面上铸蝙蝠图案意在取“蝠”、“福”两字谐音,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寓意“福寿双全”。
征集负责人:张经理
征集单位:深圳雍乾盛世艺术品交流鉴赏有限公司
交易方式:展览,展销,私下交易,拍卖(仿品勿扰)
咨询热线:张经理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