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清铜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百万的天价。据了解,香饽饽的“大清铜币”收藏价值极高,但是“大清铜币”存世量极为稀少,一般古玩市场上的多为伪造品。如今“大清铜币”价格一路狂飙,导致伪造情况越演越烈。
在2013年最为轰动的莫过于是一枚品相完好的“大清铜币”拍出80万的天价,卖家一夜致富,学者认为,“大清铜币”收藏价值难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场的“偏门”,如今“大清铜币”收藏市场极度火热,造假技术应运而生,大家谨慎为之。据统计数据显示,大清铜币在各地拍场上的行情一路看涨。在某公司的拍场上,一枚刻有宣统三年的大清铜币二十文,曾以128万的高价在当场成交。如此让人不敢想象的买卖交易,足以印证大清铜币是藏品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大清铜币设计别致,形制规整,工艺精美,图案考究,纹饰细腻,钱文清晰,成色匀整,色泽明亮,包浆醇厚,非常漂亮,是古钱币之精品,观赏价值高,极具艺术气息。大清铜币历经百多年风雨无情的洗礼仍保存极为完好,实属难得。
清代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户部大清铜币为最,在收藏界广受追捧。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内各区域实力型买家介入大清铜币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场供货量,导致其价格快速走高。同时,大清铜币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
“大清铜币”当十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中央镌刻阴文或阳文省名简称。计有:1、中央户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云;10、滇;11、川滇;12、赣;13、闽;14、粤;15、浙;16、苏;17、皖;18、东;19、宁。其中,吉字最少;川滇、云字次之;滇、赣、苏、浙、东字再次之。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光绪元宝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对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
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同时,银币制作量比古钱和民国纸币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