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季铜镜拍卖多是唐镜独占鳌头。2001年以来,仅中国市场成交价超过30万元的唐镜50方以上,且半数价超50万元,价格过百万元有5方。2001年中国嘉德春拍唐代平脱银庭院仕女游乐图铜镜就拍至45.1万元。2009年秋拍直径17.7厘米的海兽葡萄镜以268.8万元创中国铜镜拍卖纪录,海兽葡萄镜唐代的铜镜名品,常拍出高价。今春,直径21.3厘米的海兽葡萄镜以120.96万元拍出。
铜镜研究专家孔祥星认为,“从世界范围看,铜镜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大系统:一是以我国代表的圆板具钮镜(在圆形镜背上有钮)系统,一是以埃及、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圆板具柄镜(镜身下部有供手握的铜把)系统。”清代铜镜收藏家梁上椿在《古镜研究总论》中曾对中国古代铜镜的起源、发展过程列出过一个演变过程:
2018年瑞兽铭文青铜镜价格有多高,哪可以鉴定瑞兽铭文青铜镜真假
本公司近几年对瑞兽铭文青铜镜市场分析估价:
六瑞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狻猊瑞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唐瑞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仙骑纹菱花镜价格:RMB日期:
仙骑纹菱花镜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瑞兽铭文青铜镜市场行情价格:
“淮南起照”神兽镜价格:RMB日期:
“淮南起照”神兽镜价格:RMB日期:
双龙双孔雀瑞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唐代莲叶伏龟金质对盘价格:RMB日期:
四乳神兽镜--价格:RMB日期:
“止水——鉴盆中静水——无水光鉴——光面铜片——铜片背面加钮——素背镜——素地加彩——改绘彩加铸图纹——加铸字铭”。从考古出土实物考察,中国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就已铸造铜镜,至清末,中国使用铜镜历史长达4000多年。期间经历了战国、两汉、隋唐时期的铸造盛世,宋、元、明时期的世俗化时期,发展到清代逐步为玻璃镜所代替。
笔者查证,拍场上商周铜镜数量有限。2005年以来,北京地区上拍过商代铜镜9方,成交8方,成交价均在万元以上,2方价超10万元。成交过的商镜品种有叶脉纹镜、六芒星纹镜、环状光芒纹镜、放射锯齿纹镜、光芒镜、弧线纹镜、人物镜。代表者首推中国嘉德今春上拍的商代六芒星纹镜,11.2万元成交,此镜直径6.7厘米,弓形钮,以一周凸弦纹分区,凸弦纹与镜缘间以不规则六角形图案装饰,饰凸点纹,素雅古朴,是早期几何形铜镜简单纹饰的代表品。
商周时期的铜镜以安阳妇好墓出土的4面代表:尺寸较小,圆形镜多数直径尺寸在10厘米之内,且镜面较薄。此时镜钮所占比例较大,甚至有平行双钮,多数以简略的几何纹作为装饰图案,取自大自然的叶脉纹、光芒纹、锯齿纹占主流,鲜见动物、瑞兽、人物纹饰。像2008年中国嘉德秋拍第4201号商代人物镜非常罕见,直径5.7厘米,以1.232万元拍出,“主纹饰为两人物对钮而立,人物修长、生动自然,锈色熟美”。明确出自周代的铜镜拍场上极为罕见。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铸造飞速发展,北京故宫博物院铜镜专家丁孟指出,“无论是铜镜的铸造工艺,还是铸造的数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纹饰达15个大类,并且出现了各种特殊工艺装饰艺术,如涂朱绘彩图案、金银错图案、透空雕图案等。”在造型、钮制、纹饰、铜质等方面具有共同性:形制规范、纹饰精美、轻巧典雅,“标志着中国古代铜镜已经从早期的稚朴走向了成熟”。
青铜镜,一种古老的汉族工艺品,由青铜所制的器物。其起源很早,据史料记载,自商周时代起,古人就发现用青铜磨光做镜子,光亮可照人,并在背面雕有精美纹饰。到了战国时青铜镜已经很流行,在汉、唐时则更加精美,不仅如此,唐宋时期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铜镜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圆形和方形的制式,铸造出了带手柄镜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圆角方形、亚字形、云板形、葵花形等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