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橡胶支座的规范使用,交通部行业标准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与2004年6月1日开始实施,并代替了原标准JT/T4-1993《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16〕和JT3132.3-90《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成品力学性能检验规则))[17],梁部旧标准合二为一。同时在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上也做了较大的改进,JT/T4-2004中规定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自1MPa起以0.03-0.04MPa/s的施力速率均匀加载至4MPa,持荷2min后采集变形值,然后以每2MPa为一级逐级加载,每级持荷2min后采集变形值。直至平均压应力为止;而JT/T4-1993和JT3132.3-90中规定以1Mpa为一级逐级加载,每级持荷3rnin后采集变形值。直至平均容许压应力为止。由此可以看出标准中的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向着简便并且实用的方向发展。
支座的损伤主要原因是支座钢板边缘的剪应力,当形状系数较小时,位于钢板边缘的胶层剪应力较大,容易造成胶层与钢板剥离,产生空穴。使支座的损伤程度提高。在支座的设计上,除了要考虑支座承载面积和支座高度这两个因素外,也考虑形状系数的影响。
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E试验研究
一般来说,力学性能是工程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关键问题[}zo},主要是因为:
(1).力学性能通常是工程结构和构件设计中最重要的数据和依据;
(2).力学性能通常是新材料能否由研制状态进入工程应用的基本考核指标,尤其是综合性能(包括强度和塑性)的优劣常常是决定性因素;
(3).任何结构的失效(包括不能满足设计的工作能力或未达到预期的工作寿命而损坏)尽管形式多种多样,研究其原因除设计不当外,一般都归因于在服役的荷载形式和条件下其未能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
所以通常的失效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围绕荷载和环境以及相关力学性能分析而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