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1948年出生,重庆市璧山县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家,教育家,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
1984年晋升为副教授,同年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研修,1986年3月返校。1993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1997年被评为文化部百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尽管罗中立的画作在拍卖市场炙手可热,但鲜有近作在市场上露脸。而本次罗中立“卖”出的作品中,除了两张水彩和两张色粉,还有一张罗中立2004年创作的“大巴山”系列的油画。据了解,“大巴山”系列,是《父亲》之后罗中立创作的又一重要“乡土”题材,他对这部分作品十分珍爱,不愿让其流入市场。而此次将这幅8开尺寸的作品义“卖”,也是考虑到会有比较高的市场价值,罗中立给这幅作品的自估价为25万,但按照拍卖市场的普遍规律,这幅画的市场价值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正规收购罗中立字画的公司,哪家公司目前收购罗中立字画
本公司近几年对罗中立字画市场分析估价:
罗中立浴女布面油画价格:RMB日期:
罗中立1980年作春蚕价格:RMB日期:
罗中立进入该艺术家作品认------价格:RMB日期:
罗中立1980年作春蚕价格:RMB日期:
罗中立1981年作年终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罗中立字画市场行情价格:
罗中立1980年作春蚕价格:RMB日期:
罗中立1994年作巴山价格:RMB日期:
罗中立1992年作金钱价格:RMB日期:
罗中立1980年作春蚕价格:RMB日期:
罗中立1992年作金钱价格:RMB日期:
1980年,油画《父亲》轰动了中国,也让罗中立这个名字随之被载入史册。被称为《父亲》姊妹篇的《春蚕》,在2014年6月1日保利春拍会上,经过激烈的22轮竞价,最终以4370万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春蚕》又名《母亲》,一位老妇人垂首站立在养蚕的大筐前拨弄着桑叶,脸孔完全隐没在阴影下,母亲辛勤奉献的伟大,已无言融入画中。罗中立一共创作过三幅《春蚕》。
罗中立,油画家。1948年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现任四川美院院长。1981年,罗中立油画《父亲》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人民日报金奖,被认作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代表作品有《父亲》、《荷花池》、《蝉鸣》等。
数十年来,罗中立没有改变他的绘画题材,他记忆中的那些大巴山农民以及他们的生活,始终是他选择的内容,没有变化,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直到今天,我们很容易在他的作品里找到数十年前作品中的痕迹:农民、他们的用具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可是,基于艺术史的方法,如果将罗中立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差异就变得非常明显了,我们会清楚地看到艺术表现与语言的变化,就像在西方画家例如莫奈(ClaudeMonet)不同时期的风景、塞尚(PaulCézanne)不同时期的静物、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不同时期的人物中看到的那样,这些不同时期的差异构成了艺术家的整个艺术历程中的不同部分,它们共同结构出艺术家的艺术整体。
有人说,《父亲》的盛名之下,罗中立始终都难以走出它的光环。但谈及当年的辉煌,罗中立表现得心态轻松,“从技术层面来讲,新生代的画家们谁都画得出《父亲》。但是《父亲》内在的情感,它的社会意义,时代背景,没有再复制它的条件了。”“这件作品确实是一个阶段的高峰,但只代表那个时代。”
1982年毕业后,罗中立留校任教。1984年,他成为“文革”后文化领域第一批10名公派出国留学的人之一,远赴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深造。
罗中立回国之时,正值“85美术新潮”高涨,前卫的观念和流派风起,泥土味道的“乡土绘画”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他打定主意,十年不鸣,又回到了熟悉的大巴山。“大巴山确实太普通、太平凡了……但村子里的水塘、老牛、草垛、猪圈、木梯,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个意象。”在近10年的时间内,他完成了新风格走向成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