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了解到,2008年一度因市场泡沫过大戛然而止的金铜佛像拍卖自2010年复拍两年多后,市场情况还在整理阶段。某些专场的高成交率或有业者压低估价的人为因素。作为“收藏”和小众板块的金铜佛像,真正的内地藏家群体可能不足百人。业内人士称:“长远看,该板块是积极向好的,但需要假以时日稳步发展。”
2013年春拍中,几家重要拍卖公司均设立金铜佛像专场,成交率皆过半。嘉德“盛世佛缘-金铜佛造像精品”成交率为84.08%;保利“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成交率为68.80%;古玩“五觉-金铜佛像”成交率为100%。
哪里可以当天现金收购鎏金佛像,现在鎏金佛像现金收购价格是多少
鎏金佛像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317万 日期:
明永乐铜鎏金财源天母像价格:199万 日期:
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131万 日期:
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112万 日期:
铜鎏金药师佛像价格:392万 日期:
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399万 日期:
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132万 日期:
今年春拍成交记录的“状元”金铜佛造像是翰海的一件宋代苏频陀尊,成交价1978万元。另两个高价来自嘉德的明永乐鎏金地藏王菩萨,成交价1265万元;古玩的清康熙释迦牟尼,成交价989万元,但这两件并未跻身春拍该板块的前三甲。据古玩佛像法器部鉴定顾问一西平措提供的数据,榜眼、探花均由纽约佳士得[微博]拍出,一尊菩萨立像拍出281.17万美元;一尊普巴金刚拍出213.97万美元。
一般而言,鎏金佛像指以金属为质地的佛教造像,材质可为纯金、红铜、黄铜、青铜、铁、银等,但通常特指鎏金的铜佛像。纯金佛像因过于珍贵而鲜有,绝大多数以汞镀金在铜佛表面贴金。鎏金佛像始于两汉,盛于隋唐,延续至明清,跨度两千多年。
佛像收藏一如西佛东渐,最早亦由西方买家入手。资料显示,1989年,一尊明代鎏金弥勒佛像在纽约苏富比[微博],以过21万美元成交。上世纪90年代,一件明代鎏金铜观音,经苏富比拍出132万港元。2004年,一尊明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佛像,在香港佳士得以1906.2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鎏金佛像成交纪录之冠。
据一西平措介绍,纽约历年来是国外佛像拍卖的重地。2013年春拍,纽约佳士得佛像拍卖成交率71%,成交额1876.66万美元,为其近八年的值。纽约苏富比佛像拍卖成交率为75%,成交额与往年比较也有上升。
不过,回看中国内地市场,除了几件高价拍品外,嘉德、保利、翰海、匡时的金铜佛像专场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是几万元、十几万至二三十万元价位的拍品。过百万元的,嘉德专场中仅5件,保利专场中也以个位数计。
“今春的拍卖行情,比去年的成绩好很多,整体行情在回暖。今年我们的征集方向,并不追求高估价,毕竟这个门类中的重量级买家不及书画市场。不过,金铜佛像还属于市场培育阶段,价位属中档,未来有上升空间。”北京保利古董珍玩部高级业务经理李嘉伟向《艺术评论》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