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保温应在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保温设备和管道表面应除去锈垢、油污,保持干燥,介质温度为120℃以下的设备及管道保温应在刷涂防锈漆后进行。 2. 主保温层要求平整、连续、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缝严密,如有间隙或缺陷则以相应保温材料嵌塞,同时保温结构应防火、防水,整齐美观。 3. 设备、直管道等无需检修的部位采用固定式保温结构;管道流量测量装置、阀门、法兰、堵板等需拆卸部位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4. 保温厚度≥80mm或设备、管道外壁温度高于300℃,保温层外包金属保护层时,应分层敷设保温层,每层厚度大致相等,最小为25mm,内外层接缝应彼此错开,层间和缝间不得有空穴,如有间隙或缺陷则以相应保温材料填充。 5. 安全阀后对空排气管道保温层应采取加固措施。 6. 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处,保温层应留设拆卸螺栓的间隙;蠕胀测点处保温层应留设200mm的间隙;补偿器和支架附件的管道保温层应留设膨胀间隙;间隙中应塞满软质保温材料。锅炉排污管道阀门后应留设150mm不保温段,以利检查阀门是否泄漏。 采用硬质保温制品的保温层应设置伸缩缝,一般设置在支吊架、法兰、加固肋、支撑件或固定环等部位。伸缩缝间距为:高温管道3~4m,中低温管道5~7m,伸缩缝宽度20~25mm,缝间满塞软质保温材料。分层保温时各层伸缩缝应错开,错缝间距不大于100mm,高温管道的伸缩缝外设置独立的保温结构。遇到焊缝时,应按焊缝宽度在硬质保温制品内壁相应的内部抠槽。 8. 立管保温时,其层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层应设一个支撑托盘,层高大于5m,每层应少于2个,支撑托盘应焊在管壁上,其位置应在立管卡子上部200mm处,托盘走私不大于保温层的厚度。管道附件的保温除寒冷地区室外架空管道及室内防结露保温的法兰、阀门等附件按设计要求保温外,一般法兰、阀门、套管伸缩器等不应保温,并在其两侧应留70~80mm的间隙,在保温端部抹600~700的斜坡。设备容器上的人孔、手孔及可拆卸部件的保温层
端部应做成400斜坡。保温管理工作道的支架处应留膨胀伸缩缝,并用石棉绳或玻璃棉填塞。用预制瓦块做管道保温层,在直线管段上每隔5~7m应留一条间隙为5mm的膨胀缝,在弯管处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膨胀缝,膨胀缝用石棉绳或玻璃棉填塞,其作法如图所示: 9. 用管壳制品作保温层,其操作方法一般由两人配合,一人将管壳缝剖开对包在管上,整体优势和用力挤住,另外一人缠裹保护壳,缠裹时用力要均匀,压茬要平整,粗细要一致。若采用不封边的玻璃丝布作保护壳时,要将毛边摺叠,不得外露。块状保温材料采用缠裹式保温,按照管径留出搭茬余量,将料裁好,为确保其平整美观,一般应将搭茬留在管子内侧。管道保温用铁皮做保护层,其纵缝搭口应朝下,铁皮的搭接长度,环形为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