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学习小儿推拿按摩手法的朋友欢迎咨询:秦老师 电话:189 8054 7352
小儿推拿按摩手法疗效好,效果显著,是很多孩子家长必备的一项技能;下面为大家介绍小儿推拿日常保健的一些穴位推拿按摩手法,大家可以做个简单的了解。
1、补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罗纹面。循拇指桡侧边缘由指尖向指跟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自指跟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亦有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为补的,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2、清肝经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肝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经,反之亦为补。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3、清心经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心经,反之为补,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推心经对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有效。
4、清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肺经,反之为补,补肺经和清肺统称推肺经。补肺经能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
5、清肾经位于小指远端指节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冋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肾经,反之为补,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补肾经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
6、推坎宫眉心至眉梢成一横线。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头阴阳。推坎宫能硫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7、推攒竹(天门)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外感内伤均宜。
8、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可清热明目、止头痛。
9、四白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方鼻翼旁,可明目。
10、听宫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可促进听力。
11.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12、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咬肌中。
13、中脘脐上4寸,位于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
14、龟尾在尾椎骨端。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
15、足三里外侧膝眼下3寸,股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拇指按揉,称按揉足三里。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多用于消化道疾患,与摩腹、捏脊等配合应用于小儿保健。
以上为“15个小儿推拿按摩日常保健手法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想要学习这方面技能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
学习课程欢迎咨询:秦老师
咨询电话:189 8054 7352(也是号)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