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董古玩需要鉴定出手的联系我,资深古玩顾问蔡总:(同)
欢迎大家与我探讨,交流
景泰蓝见于实物,以明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为多。这个时期,工艺的风格特点已经形成,技艺精湛,接近成熟时期。品种有瓶、盘、碗、炉、圆盒、香熏等。后来出现了鼎之类的欣赏品。制作胎型的物质材料有金、铜两种。纹样多为蕉叶、饕餮,狮戏球、西番莲和大明莲。釉色多为天蓝(淡蓝)、宝石蓝(青金石色)、浅绿(草绿)、深绿(菜玉绿)、红色(鸡血石色)、白色(车渠色)和黄色。故宫所藏宣德年间的番莲大碗,花形饱满、色调鲜艳、釉质坚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景泰年间的景泰蓝制品,从故宫等地陈列过的实物来看,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宫廷内的御用监(皇家厂坊)设有制作景泰蓝的作坊(《日下旧闻考》)。这个时期制胎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胎型有方有圆,并向实用方面转化。除了瓶、盘、碗、盒、熏、炉、鼎之外,还有花,花盆、面盆、炭盆、灯、蜡台、樽、壶等器物,有龙戏珠、夔龙夔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有云鹤、火焰等表现道教、佛教内容的题材。大明莲的纹样也日趋丰满,枝蔓形状活泼有层次,釉色也出现了葡萄紫(紫晶色)、翠蓝(天蓝、宝蓝的中间色)和紫红(玫瑰色)新色,这个时期的釉色具有内涵的亮度和纯度,放射出宝石的光芒。在以后任何时期也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在装饰手法上,非常重视金工的处理。器物的顶、盖、耳、足边线等部位,多有錾活装饰。朱家溍先生说这个时期的制品“掐丝整齐、磨光细润、镀金匀实”、“是在宣德时代基础上的又一步提高。”(《文物》1960年第一期)。
明代景泰蓝的造型大都为器皿,多数为历代陶瓷及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其装饰纹样以大明莲为主,也有少数串联花卉和青铜器纹样变形的装饰,其色彩以二蓝(湖蓝)为主色调,配以少量红、白、绿、黄等色。色调统一、讲究、装饰得体,装饰铜活造型优美,粗细结合,重点突出。景泰蓝工艺成熟朝,以其绚丽多彩、富有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历年来的成交记录: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拍卖公司
2401 景泰蓝甪瑞 1,230..00万 1,353.00万 AA中国艺海
0438 掐丝景泰蓝镀金十三龙纹宝 230.00-230.00万 1,265.00万 澳门中信
2337 景泰蓝缠枝莲香薰 169.00-338.00万 418.00万 AA中国艺海
0555 明景泰 景泰蓝多穆壶 300.00-400.00万 369.60万 中贸圣佳
0559 清中期 景泰蓝九龙大瓶 260.00-380.00万 336.00万 中贸圣佳
0284 清代 景泰蓝塔型镂空熏香 197.87-197.87万 307.35万 美国联邦国际
4331 明宣德 景泰蓝缠枝莲香炉 220.00-320.00万 246.40万 北京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