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999年4月在香港的苏富比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港元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纪录。目前成化斗彩主要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散落民间的数量极其稀少。而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成化斗彩残器,它主要来自于出土碎片。成化斗彩是官窑所烧,为皇家御用,给皇帝烧瓷器自然精益求精,不合格产品通通打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见到成化斗彩碎片的原因。
明代成化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古玩界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说得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当中是最拔尖的。2.8亿港元天价鸡缸杯的各种事件和热议随着时间流逝趋于平淡,而成化斗彩瓷器则一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实际上,人们对于成化斗彩瓷器的热衷与追捧,并非仅仅只是停留在天价成交所带来的震撼,更多的还是对于成化斗彩瓷器本身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成化斗彩高足杯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meo1225(梁经理)
成化斗彩高足杯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斗彩团莲纹高足杯价格:122万 日期:
成化款斗彩缠枝莲纹高足杯-----价格:239万 日期:
斗彩团莲纹高足杯价格:148万 日期:
成化款斗彩高足杯价格:293万 日期:
成化款斗彩高足杯价格:445万 日期:
明成化斗彩果树双鸟纹高足-----价格:158万 日期:
成化款斗彩高足杯价格:458万 日期:
成化瓷器的精美,与明代朱见深皇帝有关。或许正是由于成化皇帝性格懦弱,导致那个时代的官窑瓷器有一种独特的淡雅之感,这种特殊的美学品位已经逐步被后世所认同。因而在去年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上,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名称——“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
在著名的,流传颇为广泛的《明朝那些事儿》书里,关于朱见深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原文如下:“天顺八年(1464)正月,明英宗朱祁镇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三十八岁,太子朱见深继位,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朝代就此拉开序幕。”
高足杯也称马上杯,它同于高足碗,上为碗形,下有高柄。高足杯也称把杯,外观美丽,实用方便,是陶瓷中的典型器物。每个朝代的高足杯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
斗彩是指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而言。它是在坯体上,先用青花描绘图案轮廓,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最后成型。釉下紧贴胎体幽艳浓丽的青花,透过洁白的釉面所闪耀的迷人光彩,与釉上绚丽灿烂的彩绘遥相辉映、争奇斗妍,非常漂亮。由于彩绘方式分釉上、釉下彩两部分,有拼逗之意,故称为“斗彩”或“逗彩”。
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
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字。
斗彩瓷器出现在明代成化年间,相传与成化皇帝的宠妃万贵妃有关。万贵妃,本名万贞儿,原为慈寿皇太后身边的侍女,后来得到成化皇帝的宠幸。万贵妃喜欢奇珍异宝,所以景德镇官窑专门为万贵妃创烧出斗彩瓷器。它将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不仅保持了青花幽靓典雅的特色,而且增加了五彩浓重华丽的色调,彼此衬托,绚丽多彩,赢得了“彩瓷之冠”的赞誉。每一件成化斗彩瓷器都离不开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青花用于勾勒和渲染纹饰,构成画面的主要轮廓;五彩则增加画面的色彩,五彩的色泽多样,鲜艳秀丽,柔润优雅。比如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油红,色重艳而有光;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杏黄,色闪微红;松绿,色浓艳而闪青;孔雀蓝,色沉;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姹紫,浓艳却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