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之星”标志认证介绍
“能源之星”是美国政府财力支持项目,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能源利用率解决方案,使在为下一代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轻松地节约费用。
1992年美国EPA将“能源之星”做为一项自愿性标志项目推出,目的是确认能源高利用率产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第一次被加贴“能源之星”标志的产品有计算机和监控器。1995年,EPA将认证范围扩大到了其它办公设备产品和居民加热及冷却设备。1996年,EPA就某些特定产品种类与美国能源部合作。现在,“能源之星”标志用于大型器具、办公设备、照明、家庭电子等等。EPA还将这一标志覆盖到新建住宅和商业及工业大楼。通过与8000多家私营及公立部门组织合作,“能源之星”发布技术信息和工具,这些信息和工具是组织和消费者选择能源利用率解决方案和最优管理实践时所需要的。“能源之星”已成功地在美国公布能量和费用节约值。仅在2005年一年此值就达到了120亿美元。在过去的十年,“能源之星”一直充当众当技术革新广泛应用领域的驱动力,具体涉及LED交通照明、节能荧光灯、办公设备动力管理系统、以及低备用能源使用领域。
最近,能量价格成为消费者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能源之星”提供了解决方案。“能源之星”为家庭和办公场所的四十余种类(几千种型式)产品提供值得信赖的标志。这些产品在节能省钱的同时提供与传统产品相同甚至更优质的性能。“能源之星”还提供易操作型家庭和大厦评估工具,这样房主和大厦管理人可以自主进入系统,踏上节能省钱之路能源之星的产品类别分为:风扇、灯、灯具等配件。申请能源之星的前提就是产品必须有UL认证
能源之星灯具V2.0最终版于2016年6月1日起生效
EPA 发布能源之星灯具V2.0 最终版标准,新标准于2016 年6 月1 日起正式生效。与之前的版本相 比较,在光通量、光强分布、能效要求、启动时间、光引擎定义上都有更新的要求。 EPA 发布能源之星灯具V2.0 最终版标准,新标准于2016 年6 月1 日起正式生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 较,主要变化如下:
1、测试:
1) 确定了颜色可调灯具的测试方法
2) 对于不带一体式散热器的光引擎,提供了测试方向
3) 对于系列差异性测试,增加了更多的测试方法,使系列差异更加灵活
4) 增加了密闭式灯具的测试指引
5) 增加了式样翻新筒灯光度和发热测试指引
能源之星包含了那些测试内容?
• 安全,EMI,浪涌,噪音(非能源之星能效测试项目)
• 光性能及能效测试项目
• Ø光效,光通量
• Ø色温,色偏差,显色指数
• Ø光强分布,区域光通分布
• Ø色度空间不均匀性
• Ø 开关周期
• Ø光通维持率
• Ø色度维持率
• Ø尺寸
• Ø电参数
LM-79和LM-80与能源之星的关系
ØLM-79
能源之星中有大量光色参数的要求,其测试方法均引用LM-79作为测试方法标准
ØLM-80
LM-80的测试数据作为成品光源光通量的引用数据以计算成品灯的光通维持率和色度维持率非有了LM-80数据就不需要做光通维持率,需要测试验证
能源之星光通维持率的测试时间
ØLED灯泡
有LM-80报告并测试验证合格,3000小时
无LM-80报告,6000小时
ØLED灯具
有LM-80报告并测试验证合格,不需测试
无LM-80报告,6000小时
能源之星项目周期及样品需求
ØLED灯泡
有LM-80报告并测试验证合格,5个月
无LM-80报告,10个月
样品需求:26pcs
ØLED灯具
有LM-80报告并测试验证合格,2个工作周
无LM-80报告,10个月
样品需求:3pcs
2、光通量:
1) 修订了非定向灯具最小光通量的要求,以满足各种类型更加广泛的灯具设计
2) 对于一体式LED 灯具,增加了最小光通量的要求
3) 调整了暗槽灯和橱柜灯的光通量要求
3、光强分布:
1) 调整了射灯的光强分布要求
2)对于橱柜灯和暗槽灯,取消了非对称分布的要求,具有一致的要求
4、能效要求:
1) 对于没有二次配光的光引擎,取消了高能效的要求
2) 调整了橱柜灯以及暗槽灯的能效要求
3) 降低了筒灯以及式样翻新的LED 筒灯的能效要求
5、户外产品:明确了户外灯具(除安全照明)可以按照定向或非定向灯具来申请。
6、启动时间、上升时间:
1) 对于不带连接功能的灯具,启动时间调整为750 毫秒;对于带有连接功能的灯具,启动时间调整为1 秒
2) 上升时间调整为45 秒
7包装要求:增加颜色可选,增加了带有连接功能的灯的包装灵活性。
8、其他要求:简化带有调光以及连接功能灯具的包装说明要求等。
深圳立讯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CNAS NO.L4595)
Shenzhen LCS Compliance Testing Laboratory Ltd.(CNAS No.L4595)
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大道通达路星源科技园
电话:
企业QQ: Garen .Dai/戴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