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古钱币品种繁多,收藏者也越来越活跃,更多人开始关注起古钱币的价值。铜币历史悠久,从发行到现在已经过岁月的沉淀,承载着历史文化,可想而知,存留到此时铜币有多大的收藏价值。然而现存世的铜币数量较少,其收藏和升值的空间更是无可限量了。钱币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是历史的见证。也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经济的收藏价值。
四川铜币军政府是由四川铜元钱币演变过来的,最早铜元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川督岑春煊始议铸造铜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建立四川铜元局,其规模不大,仅就原购铸小制钱的废机修整使用.厂房是机器局的压铜厂和旧的铜钱厂,铸料是机器局的枪弹废壳边渣和宝川局余铜,圯炼净尽。按铜96%、铅0.1%及其他的比例配铸“当五”、“当十”铜元。辛亥革命后,四川大汉军政府于民国元年废除龙纹大清铜币模式.改铸四川铜币军政府造“当十”、“二十”和“当五十”文三种面值的铜币,正面为“四川铜币”四字,中问有一枚海棠花,有“军政府造”,下边为当制钱若干文,反面中问有一圈,圈内为篆文“汉”字,圈外还环绕有十八个小圈,小圈上有“中华民国元年”六字。民国2年(1913),又添铸“当一百”铜元,当一百铜元的模式与当五十的相同。
宝物存留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非凡。熊女士的中华民国二年汉字四川铜币当制一百文,直径3.98cm,重21.6g。此枚铜币是历史的证明,在四川铜币问世的同时,也是中国新革命走向共和的开始,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枚四川铜币正面珠圈内直读“四川铜币”四字,正中饰以芙蓉花纹,上方环“军政府造”四字,下边为币值“当制钱一百文”;背面中央用十八小圈绕一大圈,圈内篆文“汉”字,以直线纹为底,十分美观,上环为“中华民国二年”字样,因此此币又被收藏者称为“汉”字铜元。
现铜币展放在深圳永乐艺术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此钱币造型规整精美,包浆浓厚,机铸工艺也一流,质量较好,材质精良,堪称钱币珍品。其币面纹饰清晰精致,彰显了其独特的纹路风格。通观整币,其独特的外形与社会发展和审美观念相融合,从而承担着历史文化载体的职责,收藏意义极佳。
篆书“汉”字四川铜币版别繁多,有5文、10文、20文、50文、100文五种面值,其版式也有区分,一般从年号、铜质、字体大小、书写笔划及花星纹饰等几个方面进行。在众多版别的四川铜币中,面值为100文的钱币数量比较稀少,市面上极为罕见,弥足珍贵。由于四川铜币具有典型的特色,发行量较少,已成为收藏家眼中的热门币种。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此币将会有更好更高的价值。
如果你手上有古董古玩想要出手,请电话联系,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