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奏日益加速的现代社会,一个人能够以石为趣、静心赏石,无法绕开儒释道三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或是以石养徳,或是以石修心,或是以石悟禅。而能有如此动机者,绝非碌碌无为、庸庸自扰之辈。
很多人都会向往陈继儒《小窗幽记》中所描述的画境:“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花前无烛,松叶堪燃;石畔欲眠,琴囊可枕。”而越来越多不甘流俗的赏石人已开始尝试创造和践行这样的生活。
两千多年来,国人都深受儒释道三种思想文化的交织影响。不论是哪一种文化思想,在赏石中无不有所体现。在儒家思想上,孔子以石之坚贞“比德”,籍喻“仁者”;在道教思想上,道家耽乐山水,陶醉自然,崇尚“虚静”。其以山形多洞之石象征“洞天福地”,看作是理想世界中“仙境”的幻化;佛教思想则认为石性沉静、清净之极,故赏石的内核是“禅”,它蕴含着朴初本善的禅宗心意,让赏石者深受“纯一无杂”之心,直入心性。
赏石人能在万千什物之中选择看似普通实则非同一般的石头作为闲趣,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同一般和极不简单的事。何况此事还融入和渗透了如此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呢?古代文人视赏石为一种风雅,自宋以来,赏石甚至成为了一个文人的外在标志。今人虽无法与古代文人比风雅,但很多人的身体里却流有传统风雅的血液、骨子里却深藏着对赏石文化的迷恋与热爱。
联系电话; 李小姐
号;LGF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