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仿品鉴别
1、当代仿。宣德三年宫廷封炉不铸之后,当时的监造者将原来的工匠再集中起来,另行铸造。由于原料不足,风磨铜已经用完而不复出,铸工只能以黄杂铜代之,虽做工与以前一般极尽精致。形态更为多变,但铜质终于不及。同时底款有了变化。字数增多,为“大明宣德五年监工部官吴邦佐造”和“工部员外臣李澄德监造”等,楷款、篆款均有。
2、明代中期仿。明代中期的正德年间,朝野亦需用铜香炉,因宣德炉已经深入人心,遂沿用宣德炉的造型和款式或稍加变化。此时炉的特色是铜色泛黄,器身铸有伊斯兰文。明代中期伊斯兰文化大量传入中国,致使正德皇帝亦信奉起伊斯兰教,所以当时制作的工艺品如铜器、瓷器、景泰蓝及许多的物品之上多有伊斯兰文(回文)的出现,至明末铸造的宣德炉上亦沿此风,并且楷书、篆书并用。
3、明末和清初仿造。该时的工艺美术器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宣德炉仿品制作亦美,并沿用明代的失蜡铸造法,但在造型上与明代相比,惟显灵巧而已。其胎亦厚重,色有暗红、橙黄等。款式上除了仿大明宣德款之外,还有署“袖云居”、“水云居”、“风月侣”等的篆书方款。
4、清晚期至民国时期仿。其铜质粗,砂眼多,炉壁薄,分量轻,有的以翻砂法浇铸,工艺更加粗糙。在北京前门大
宣德炉近年拍卖成交记录:
铜象耳宣德炉 成交价格 1495万元
铜象耳宣德炉 成交价格 1391万元
清 冲天耳宣德炉 成交价格 235万元
双象耳宣德炉 成交价格 190万元
鬲式三足宣德炉 成交价格 168万元
铜掇指耳三足宣德炉连座 成交价格 123万元
清·狮耳宣德炉 成交价格 112万元
铜质双耳宣德炉 成交价格 106万元
清乾隆铜象耳宣德炉成交价格 77万元
清乾隆铜象耳宣德炉成交价格 77万元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宣德炉以色泽为亮点,其色内融。此件宣德炉以黄铜制成,底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带底座。其炉身形制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作为书房陈设颇为雅致。焚香其内,数百年历史的厚重感随香外溢。它通体光素,尽显铜炉精纯美质,铜质精良,入手沉甸。此“宣德炉”来源于纽约佳士得2012年9月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拍卖会,流失海外多年,如今漂洋过海重归祖国怀抱,且品相完好,相当珍贵。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各朝各代独具特色,这些特色文化或形诸笔墨、或转化为艺术文物,流传至今。中国铜器发源极早,夏商周三代所铸的青铜器,已经能看出青铜制作技艺发展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青铜时代形成。时至宣德年间,宣德皇帝下令将中国境内十分罕见的天然黄铜铸作鼎彝,从此宣德铜炉的诞生。宣德炉,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征集负责人:张经理
征集单位:深圳雍乾盛世艺术品交流鉴赏有限公司
古玩新资讯:高端艺术品交流鉴赏(公众号)
咨询热线:张经理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