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西泠印社春拍历代名砚专场,首场拍卖117方砚,成交115方,成交率高达98.3%,总成交价1832万元,比预估成交价820万元横跨一倍多,其中单方砚价达16万元。2009年后,砚台珍藏市场势头强劲,上海古玩上拍的98方砚,成交94方,成交率达96.8%,总成交价为1419.9万元,其中一方清代“和轩氏紫云砚”以548.8万元成交,创下其时拍卖历代名砚的纪录。
“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壁玉”。这是《宿州州志》纪录的赞颂灵壁磬石之〈壁石歌〉中的名句,足见该石之名贵。此石击之有声,音韵悦耳。1986年,灵壁县工艺厂以其特有的磬石为质料,全心研制出编磬、鱼寿磬、石方响、缶等古乐器,被南京歌舞团搬上舞台。
灵壁砚台想卖有人要吗,灵壁砚台想卖有人要吗
本公司近几年对灵壁砚台市场分析估价:
紫檀黑漆描金花卉纹砚台盒------价格:RMB日期:
刘凌沧李白诗意图立轴设色纸----价格:RMB日期:
碧玉嵌白玉砚台一对价格:RMB日期:
清青玉灵猴献寿砚台价格:RMB日期:
明隨形秋叶端砚配红木砚盒------价格:RMB日期:
据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纪录,“泗滨浮磬”正是当今灵壁县渔沟区内磬云山。其山石色如墨、光如镜、声如青铜,为历代人所称道,用其制作的乐器更为历代所珍重。宋史曾多处纪录历代皇家来灵壁采磬之声。
相传,在北宋时,有人取磬石制作砚台,镌刻上“灵壁小峰”的画面,献给当朝天子宋徽宗,宋徽宗对雕砚十分喜欢,便信手在小峰旁刻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以后,灵壁磬石身价倍增,越发引人瞩目。到了明、清两代,各地来灵壁采磬石者越来越多。据〈灵壁县志〉纪录:“石之灵光闪灼,色如壁玉。”“灵壁”二字由此而得名。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遭到历代文人追捧。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更是亲爱藏砚。自古就有“米癫拜石”的千古美谈,曾有一位江南巨贾央求米芾这位“砚痴”,愿以一座园林豪宅换得他所藏的一方南唐后主李煜的灵璧石砚。砚台自古就有出资珍藏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近几年灵壁砚台市场行情价格:
宋灵壁石蟾形砚价格:RMB日期:
晚明青花花卉诗文小缸价格:RMB日期:
刘凌沧李白诗意图立轴设色纸----价格:RMB日期:
清石鼓砚一套价格:RMB日期:
清草龙纹饰大砚台价格:RMB日期:
砚台是一种古老的手手艺品。作为传统书法的辅佐器材,砚台在今世社会中的运用已是很低,但它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文明的一个载体,是一种有着很高欣赏价值的文物性手艺品,而且只要是中国的字画艺术存在,砚台的适用价值就依然存在。
可是随着新中国树立后硬笔书法的普遍,传统的毛笔、砚台等誊写器材逐渐被各人淡忘,甚至退出了各人寻常日子规模而走进了珍藏队伍。
前史中有两次砚台珍藏热潮,但时至今日砚台珍藏仍是冷门项目。不外名砚的价值却不容忽视。名砚的难堪的地方,不仅仅体现在它外在的质量上,尚有着更深一层的文明内在——将前史与文明融入缺少盈尺的小小砚台当中,成为文人雅士欣赏、珍藏、馈赠亲友、陶情怡性之砚林佳品。一方砚台,兼具了质料美、镌刻美、书法美以及结实的文明内在,十分值得玩味。
只管砚台珍藏“冷”,可是近几年却在拍场中体现出了“热”的一面。即即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急后经济疲软的几年里,砚台的拍卖成交额也适当亮眼,如2009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吴昌硕铭、沈石友铭震天动地端砚”以235万元成交;2010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了其时砚台拍卖的天下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