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死棵、育壮苗的法宝——甲壳。爆根
零售价:4元(量大从优)
剂型:水剂
适用作物:草莓、茄果类、瓜果类
甲壳·爆根作用特点:
1、促进根系细胞的分裂,促进新根萌发,恢复老根活力,缩短移栽缓苗期,培育壮苗。
2、良好的成膜性,诱导抗性,可阻挡各种病菌的侵入,解决根部病菌侵入问题。
3、超高衍生性,新陈代谢率,高活泼性,刺激放线菌增生,代谢产物溶解虫卵,解决线虫问题。
4、专业的有益微生物激发性能,增加有益菌群数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解决土壤酸化,改善作物的生存环境。
活菌·抗根腐作用特点:
1、养根护苗:抗根腐25毫升配25毫升爆根,兑水15公斤,喷雾预防或者灌根,每棵苗灌药液50克,可使苗齐、苗壮,迅速消除因疫霉菌、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立枯、沤根、枯黄萎等不良病症。
2、提高移栽成活率:抗根腐25毫升配25毫升爆根,兑水15公斤,喷淋植株的茎基部或灌根,每棵苗灌药液25克。5-7天一次,连续2次,可明显预防栽苗后茎基腐病(死棵、烂苗)及嫁接西瓜、黄瓜接口腐烂。
3、预防结果膨大期死棵:抗根腐25毫升配25毫升爆根,兑水15公斤,喷雾预防或者灌根,每棵苗灌药液250克,可明显抑制瓜果蔬菜类的青枯、根腐、枯黄萎、软腐、瘟烂病症,株壮果大、根繁叶茂、预防早衰。
产品规格:(25g+25ml)*200组/箱
春季大姜种植技术管理方案
3~4月春暖花开时节,正是播种大姜的黄金季节。
种植前
1选种:尽量选择皮色发亮,肥大壮实,肉色鲜黄、未受冻、无病虫危害的姜块,有利于增产。
2晒姜:播前1个月取出姜种,先用清水洗净,于晴天上午八、九点进行晒姜,晚上收起,重复进行2—3次至姜皮发白发亮。
3催芽:种植前进行催芽工作,这里就不赘述,前面的文章小林有很详细的讲解过了。
种植过程
1播种时间:地膜栽培可于4月上旬播种,小拱棚生姜可于3月底4月初进行播种,大棚生姜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
浸种可选用得海龙——铜大帅,纯有机铜 世界上最安全的小分子铜,60ml兑水30斤,浸种或喷施姜种块
2施足基肥:大田生姜一般亩施有机肥公斤作基肥,按60—65厘米行距开沟备播,沟施豆饼(大豆)75公斤,生物有机肥60公斤,生姜专用肥50-60公斤,硫酸钾30公斤,硼肥1公斤,作种肥。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硅、钙、镁肥。
3合理密植:高产地块每亩5500株左右,行距60—65厘米,株距不小于20厘米,中肥水地块行距 60厘米,株距18厘米,每亩5500—6000株。
4合理覆盖:选用厚度为0.005—0.006毫米,宽240—340厘米规格的地膜覆盖。
5开春除草:开春也同样是杂草生长的旺季,所以除草是很有必要的。生姜播种后,将除草药液均匀地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喷药时注意要倒退操作,防止脚踏地面破坏土表药膜,影响杀草效果。覆膜的地块,喷除草剂后应立即盖膜,以保持地面湿润,提高除草效果。
种植须知
1根据大姜是根茎形成产量、喜欢松肥活土的特点,种植中必须增加施肥量,加深活土层。因此,在播种前要对地块进行深耕整平,耕前每库施有机肥500公斤以上,起垄施豆饼、复合肥各50公斤。此后还要及时追促苗、攻棵、攻块肥100公斤以上,才能满足大姜生长发育需要,以大幅度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2根据大姜根短而浅、既怕涝又怕早的特点,改传统沟播为起垄种植,控制垄距65~70厘米、墩距20~25厘米,每亩4000~5000墩较好。通过起垄,大大增加了活土层,使土壤较疏松、灌水不板结、排涝很畅通,姜块生长在水、肥、气、热都比较协调的土层中,非常有利于姜块膨大、姜球粗短。仅此项措施就可使大姜产量比传统沟播增产30%以上。
3苗期勤喷保苗水,炎夏勤喷降温水,姜膨大期使用大姜——膨大帅或者地下保长(控旺、增产);除对田块施足底肥外,还要根据其不同生长期,及时追施催苗肥、攻棵肥和攻块肥;做到勤锄地、浅培土,以利土壤疏松通气,促进成长;在炎夏季节不但要采取蔗荫措施,还要勤浇降温水,以免高温烧芽。此外,在病虫害防治上,要特别注意选用护株套餐、甲壳爆根、铜大帅等低毒低残留类农药,以确保大姜健康生长。
4基地内要遵循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原则,防治生姜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主要防治对象为重点,兼控多种有害生物,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生育期,分阶段进行综合防治。
5适时收获并科学贮藏,清理姜窖,做好药物处理。入窖前几天,要将原姜窖内的旧姜、碎屑、铺垫物等所有东西全部清理出来,打扫干净。铺上5厘米厚的细砂,用气雾杀虫剂将姜窖内、洞口处均匀喷一遍,洞口用防虫网罩住。药剂处理入窖新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生物制剂阿维菌素类农药。